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2419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 首席教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从产生时间和地城来看,以下诗歌与图所示相符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下表是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西汉司马迁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到太过 改革开前某学者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除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

2、,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失实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3据李藩传记载:“王锷用钱数千万路遗权幸,求兼宰相。有密旨曰:王锷可兼 宰相,宜即报来。(李)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却奏上云:不可”材料中敢于驳 正皇帝密旨的李藩应该任职于 A唐朝的三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4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

3、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6明代,农民越来越深的被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 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材料说明 A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4、明朝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7表2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该物品量可能是时间1576158615961602估值30万比索50万比索100万比索200万比索(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单位) A玉米 B茶叶 C鸦片 D白银8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 A反对婚姻自由 B引导公正理性 C维持公序良俗 D保

5、护弱势群体9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B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D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10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反映了A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 B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C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 D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11. 奕在 1861 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

6、虚而入以图制我,如不抑怒而奋敌,恐遭大难矣。然倘无视其害,不予应付,奈何遗悲于子孙乎为势所迫交友求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所蕴含的奕的外交思想是A远交近攻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攘外必先安内 D. 独立自主12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有关该条约在以下四国正式生效符合程序的是A美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B法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C德意志帝国帝国议会最后批准D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共同批准13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

7、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反映出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B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C.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 D社会变革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14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这反映出A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 B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1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两幅图片内容在精神层面上蕴含的意义是攻占冬宫 井冈山会师 A革命道路的多样性 B具体国情千差万别C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 D科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1

8、6美国“企图协助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势力的临时办法”,以便“将共产党人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与材料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 D国共两党的北平和谈17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战投打响后,日方量初仅以第3、第11师出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这一材料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B证明了日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C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

9、军作战计划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181932年8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后来又称为“反法西斯蒂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蒂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19国家主席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

10、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A另起炉灶 一边倒 B乒乓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D亲、诚、惠、容 与邻为善、以邻为作20.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C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D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21.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11、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22. 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作者描述的现象是A. 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B. 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C. 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3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

12、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A.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B. 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C.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 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24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25下表是筹办夷务始末中,18421858年清朝皇帝和官员使用

13、的与西方国家有关的词汇分 类,这反映了当时清朝体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哲学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看法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政策体现西方国家对中国态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抚驭中外、抚有万邦丑类、逆夷、夷性犬羊、性情狡诈、夷情叵测、夷祸、狼狈为奸查办、秉公办理、多方开导、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羁縻、驭夷、顺其性而训之情词恭顺、仰赖天恩、俯首听命、真心悔过、乞恩、四夷来服、就抚、虚声恫吓、犯顺、滋事、哓哓置把、辩A外交带有中国传统特色 B遵循近代国际外交惯例C面临外来侵略妥协退让 D政治上依附于西方国家261618世纪,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茶叶等出口最多。当时中国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西方人以白银购买中国商品,近280年间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这表明A中国参与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新航路开辟扭转了东西方贸易格局C海外市场刺激了中国传统经济转型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