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782416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练习(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突破(七)实验原理分析之酸碱的性质12017朝阳一模 利用如图Z71所示装置研究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图Z71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足量的稀盐酸,B装置的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实验时,打开K1,滴入稀盐酸至A中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关闭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后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溶液变红且变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实验操作是_,A中液体流入B中的原因是_。22017海淀一模 (1)利用图Z7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管a中的液体滴入b中,待充分

2、作用后,打开弹簧夹d。a、b、c中所加试剂如下表所示。图Z72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石蕊溶液HCl气体NaOH溶液已知:HCl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实验能证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实验过程中,打开弹簧夹d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图Z73(2)若按图Z73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则会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32016东城二模 在化学课上,老师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的实验。已知:HClNH3=NH4Cl,NH4Cl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图Z74(1)将分液漏斗1中的浓硫酸缓缓放入锥形瓶中,即可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其原因是_。(2)制取并在B瓶中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的弹簧夹是_

3、(填“K1”“K2”“K3”或“K4”),然后在a处放置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当看到_,证明已收集满,立即关闭分液漏斗1的活塞和已打开的弹簧夹。(3)在a处套一小气球后,打开K2、K3,将分液漏斗2中的浓氨水缓慢滴入锥形瓶中,即可产生大量的氨气,观察到B中产生大量白烟后,关闭分液漏斗2的活塞和K3。(4)一段时间后打开K3、K4,观察到的现象是_。42016石景山二模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Z75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对反应后的成分进行分析。图Z75实验步骤:按图连好装置,放入药品(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K1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1;轻轻振荡,一段时间后,打开K3

4、;一段时间后,关闭K3、打开K2。(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_。(3)关闭K3、打开K2,观察到A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打开K2后流入锥形瓶中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_;A的溶液为_。参考答案1(1)Ca(OH)22HCl=CaCl22H2O(2)打开K3,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关闭K3,充分反应后打开K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B中的压强减小2(1)c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b中红色溶液变成蓝色(或紫色)(2)b中HCl气体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使瓶外空气进入c3(1)浓硫酸遇浓盐酸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盐酸挥发产生大量氯化氢(2)K1和K2纸花变红(4)C中的水分别进入B中和D中4(1)2NaOHCO2=Na2CO3H2O(2)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吸入装置甲中,有气泡产生(3)NaCl、HCl滴有无色酚酞的碱性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