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上传人:liuy****jie 文档编号:11782413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名师课堂实录第5课 走进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本课目标 1.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 2.理解教师,体谅教师,学会和教师进行沟通。 3.尊重和感谢教师付出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轻负担。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整体活泼开朗、思维灵活,特别尊重教师,乐于亲近教师,喜欢帮助教师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班级中也有个别内向的孩子,平时看到教师总是喜欢远远地躲着,与教师交流时也略显紧张。因此,这节课要多关注胆小、内向的学生,引导这些学生走近教师。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教育,会觉得教师“和气”或“凶”很少从“辛苦”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师。同时

2、,教师的辛苦也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这份辛苦。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教师的辛苦,因而理解教师、体谅教师。教师并非完人,也有疏忽大意或误解学生的时候。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抱怨和抵触情绪。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学会与教师沟通,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建议 本课时注重激发情感。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能够给双方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对方是否友善、亲切,对待自己是否和蔼、关心,脸上是否经常挂着温柔的微笑,批评人的时候是否是既严厉又公正这些直观的感受,就蕴藏在师生交往的一个个故事里。事情可能不起眼,但是学生从中能够敏感地感受到教师带来的温暖。因此,这一课时的总体教学

3、思路是由事入手,以事导情,在充分的情感铺垫之下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处理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有深厚的情感,自然能够充满善意地去理解教师,主动地解决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小问题。反之,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铺垫,学生对教师是漠然的、害怕的、敬而远之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学过程:引入师:同学们,九月里有一个属于教师的节日,你们知道吗?生:(齐声)教师节!师:从大家微笑的脸庞中,我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老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你们成长。你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算算,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位老师陪伴、帮助过你?(生开始回忆)师:是不是有点数不过来了?(生点头)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

4、同走近我们的老师。(出示课题) 活动一 感恩老师 师:老师和同学们朝夕相伴,一定发生过许多让你难忘的事情。(出示教材第32页三幅图)图中的师生在干什么呢? 师:这三幅图一定唤起了你的美好记忆,你一定有很多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每位同学在“温情一刻”的卡片中,写一件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难忘的事,小组交流后选出一个故事在全班交流。(学生按照要求写小故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生: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有一次语文老师握着我的手写字,我感觉很温暖。师:为什么你们小组会选择这个故事在全班交流呢?生:我想起语文老师握着我的手教我写字,老师还这样教过其他同学写字,她非常有耐心,我们都觉得很温暖。师:还有哪个小

5、组说一说你们的故事? 生1:有一天很冷,老师发现我衣服穿少了,就把她的衣服脱下来让我穿,我觉得特别温暖。生2:有一次,我摔伤了。老师带我去医务室,还帮我涂药,关切地问我疼不疼。师: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听了大家的故事,我也很感动。同学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你们的关心和爱护,但有时,老师对你们的爱是“隐藏”的,你能发现吗?读一读教材第33页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师:在这个故事中,老师用眼睛“说”了什么? 生:老师希望他多吃一点,吃得饱饱的,下午才有力气上课。 师:很多时候,老师会用无声的语言来和同学交流,给予鼓励和关心,你感受到了吗?生1:有一次发言,我有点不敢说,

6、老师用微笑鼓励我。生2:我回答问题特别好时,老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师:老师的眼神、微笑和竖大拇指动作都表达了对同学们深深的爱。你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生1:老师,谢谢您! 生2:老师,注意身体,别累坏了。 师:老师在生活、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们对老师有颗感恩之心。(板书:感恩) 活动二 理解老师 师:有时候,师生相处过程中会有些不愉快,学生觉得不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出示教材第34页两幅图)课间休息时,老师催促在教室内写作业的同学到教室外活动一下。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怎么想呢?生1:为什么老师不让我在课间写作业呢? 生2:我觉得老师是为了学生健康着想。上课四十分钟很辛苦,眼睛也累

7、了,下课就要休息一下,不然有可能近视。 师:感谢你的理解!课间需要休息就是为了健康考虑。如果让你劝一劝课间时在教室里写作业的同学,你会怎么说? 生:快别写作业了,赶紧出去走一走吧。不休息一下,头脑就累了,怎么上好下节课呢?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是老师的知心人! 师:同学的烦恼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同学不吃早饭,老师很着急,不仅在班上解释不吃早饭的危害,还要与家长沟通。有的同学忘带作业,想打电话叫家长送,可是老师却不肯打电话。你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生:有一次,我英语作业没有带,想让老师打电话给爷爷,让爷爷送一趟,老师不愿意这样做。 师:你当时心里是不是不理解?(生点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愿意

8、打这个电话吗?(生摇头)让我们听一段采访老师的录音。(播放录音)师:现在你明白了吗?(生点头)老师是为了同学养成不丢三落四的好习惯啊!师: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会有你不能理解老师的状况发生,但是事后想想,就可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不要急着反对,多想想为什么,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就能理解了。(板书:理解) 活动三 学会和老师沟通 师:有时候,老师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学生的时候。(出示教材第35页图)图中主人公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是谁又丢了纸屑,老师却批评她扫地不认真,真是冤枉 师:此时,这个同学会怎么做呢?让我们设想一下。请分小组演一演、评评、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

9、的结果?第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心平气和地和老师交流,把事情解释清楚。师:大家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怎么样?(生纷纷点头) 生:好。因为她是心平气和地跟老师解释,老师知道情况后就不会错怪她了。看来,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第二组学生表演:学生和老师吵了起来。 师:这样的沟通方式合适吗?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虽然她被老师冤枉了,但是用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合适的,这样太不尊重老师了。 师:我要采访一下这个扮演老师的同学,学生这样和你说话,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生:我很难过。如果她好好说,我就不会生气了。师:看来,沟通方式不合适,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第三组学生表演:学生非常胆小,不敢做出解释,

10、不情愿地把地扫干净了 师:这个同学胆子小,大家感受到了吗?她不敢鼓起勇气跟老师说明情况。你能给她出出主意吗? 生1:如果当时不敢说,可以事后给老师写一张纸条,还可以让好朋友陪着自己找老师解释清楚。 师:大家真会替她想办法。不管是写纸条还是让好友帮忙,都是好办法。 师:从这件事中,你能体会到当老师批评不恰当,或者误解学生时,学生该怎么办呢? 生:要大胆地跟老师解释清楚。 师:对,有问题就需要沟通解决。和老师沟通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小结: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忘了尊重老师。(板书:沟通、尊重)不同的沟通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当老师误解你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可以口头向

11、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事后向老师写明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教学反思 1.教师要在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本课一定要以情动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入手,启发学生回忆和教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教师所给予的温暖。只有这样的情感激发,情感积淀,才能上好这一课。因此,教师设计了“温情一刻”的小卡片,启发学生回忆和教师相处的温暖故事。在学生动笔写的时候,教师在不停地巡视,关注学生写的内容,适时在全班读一读,引发学生的共鸣。2.小组活动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在两次小组活动中,教师都非常注意每个小组合作的情况,每个同学是否参与了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小组代表汇报“温情一

12、刻”的故事时,教师采访了小组内其他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在表演“师生沟通”的活动中,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两个同学表演后,教师采访了组内另外两个同学,请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才会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3.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要注意避免一味地说教,要善于发挥教育智慧,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提升自己的道德认识。课上,教师让学生劝一劝下课在教室里写作业的同学,让学生评价几种不同的沟通方式,都是在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反思,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4.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胆小的学生不敢与教师正面沟通,因此,教师通过教材第35页上图的例子,启发学生替胆小的同学想办法。同学们想到了给教师写纸条、请好朋友帮忙等好办法,有针对性地给予一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德育课最大的魅力一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