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9年12月(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限时辅导答案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11782235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19年12月(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限时辅导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19年12月(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限时辅导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19年12月(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限时辅导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1.唐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传奇艺术水平较高的一篇的是张鷟的。游仙窟2.红楼梦“脂评本”的回目数共有回。80回3.先秦历史散文中,以描写战争而著称的作品是。左传4.代表着清代讽刺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儒林外史5.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小石潭记6.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7.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基本纲领是。文以明道8.先秦散文中,作为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品是。论语9.我国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是。封神演义10.唐传奇长恨歌传的

2、作者是。白居易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下列论著属于“新红学的是A.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B.蔡元培石头记索隐C.王希廉评点红楼梦D.胡适的红楼梦考证2.司马迁著史的目的是A.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原始察终,见盛观衰C.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D.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3.墨池记记叙墨池遗迹,说明王羲之书法并非“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勉励学子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其作者是A.欧阳修B.曾巩C.王安石D.苏轼4.倡导“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文论主张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5.与三分事

3、略内容基本相同的讲史话本是A.三国志平话B.前汉书平话续集C.薛仁贵征辽事略D.秦并六国平话6.儒林外史中塑造讲究“文行出处”、鄙弃功名、自由独立的人物有A.杜少卿、沈琼枝、庄绍光B.杨执中、权勿用、牛布衣C.娄三、娄四公子、蘧公孙D.王惠、汤奉、张静斋7.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柳开D.李贺8.水浒传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百回繁本是A.容与堂本B.袁无涯刊本C.贯华堂刊本D.嘉靖刻本9.描写女侠聂隐娘的故事聂隐娘出自小说集传奇,他的作者是A.裴铏B.袁郊C.皇甫枚D.杜光庭10.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A.尚书B.战国策C.国语D.论语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2.0分,

4、共10.0分)1.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写歌妓霍小玉和书生元稹的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对错2.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对错3.柳宗元为下层普通民众创作了一系列“小人物”的传记。对错4.西游记第13回后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对错5.成语黄粱美梦、黄粱一梦、邯郸一梦出自于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对错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20.0分,共40.0分)1.试论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也就是要求文章应有中心,围绕中心作文。与此相联系,他还提出了“辞达”和“自然为文”的说法,即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

5、然地把对事物的感觉和理解写出来。苏轼的散文创作印证了他的散文理论。在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点上,此前任何散文家都无法与他媲美。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生春。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如留侯论。留侯论是一篇史论,论述的是西汉时的著名人物张良,重点写了他受书於圯上之老人的事。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例如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以前赤壁赋第一段为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月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用简洁的笔墨,十分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月夜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力。他极善于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不妨来看一下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篇短小的写景抒情散文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态。其洒脱的

7、风致、简洁的风格,颇有魏晋人的风范。文中所写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未加浓墨重彩,只廖廖几笔,便令人神往。2.试论红楼梦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1)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

8、、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2)善于将相似人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各自性格的独特性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着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一个是以现实的利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

9、标。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驯顺习性。黛玉和妙玉都孤高自许,但黛玉执着现实,孤高中包含着天真和热情;妙玉企图超脱尘世,在冷漠中又有点矫揉。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还采用了类似衬托的影子描写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幻设,实际上就是写各种人物类型在另一个品位层次的影子。晴雯和袭人是黛、钗的影子,她们与黛、钗在精神气质上有近似的一面,但在表现方式和遭际命运上又有不同和互补的一面。(4)丰富性与复杂性的人物塑造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

10、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作者把王熙凤放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各个生活侧面给予反复渲染,随着情节的发展,构成她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完整性高度统一的性格整体,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作者写她与贾母、王夫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她对贾母等人的逢迎,以取得她们的宠信,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突出了虚伪与做作,又表现了机敏诙谐、泼辣豪爽。写她与荣宁二府的贾氏姊妹、妯娌、侄媳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对她们采取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她自私和权诈的性格。写她与贾琏的关系,表现夫妻之间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双重人格。写她与尤二姐的关系,表现“外作贤良,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总之,一方面是当

11、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似乎是支撑这个钟鼎之家的顶梁柱;另一方面又是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是从内部蚀空贾府的大蛀虫。(5)人物心理的精心刻画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一是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的形象,这是她的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生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二是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却瞒起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