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167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单选题(160,每小题1.5分;6165,每小题2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 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2.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C.社会生

2、产力的发展 D.等级观念逐渐产生3.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4.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5.“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分封制 B.父系家长制 C.庶子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7

3、.体现了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高度评价:A.春秋时期的芍陂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10.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

4、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11.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

5、要是指: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1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C.奴隶制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14.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背离孔子理念 B.具有民本思想 C.推崇德治主张 D.倡导人性本善15.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別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主张“非命论”。这表明当时:A.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

6、.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16.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17. 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 B.实现了祖国统一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万里长城18.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 B.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7、权1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20.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A.分封制 B.世袭制 C.皇帝制度 D.宗法制度2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从秦朝的历史来看,对其解读不恰当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B.秦朝可能统一了文字C.秦朝推行分封制D.秦朝曾设丞相、御史等职22.在评论秦朝的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

8、平南越2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C.维(礼又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4.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C.实行三公九卿制 D.实行行省制度25.“诏令劝农薄賦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此诗句歌颂的是: A.西汉的建立 B.文景之治C.汉朝以民为本 D.汉武帝大一统26.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

9、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 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 D.封国制27. 汉朝实行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 品行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28.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29.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

10、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A.开创了郡县制 B.实行冶铁官营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铁器官方专用30.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1.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吕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D.皇

11、权受到相权的限制32.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的争论,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董仲舒的学说不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B.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政治上的统一确保了思想上的统一 33. 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B.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 34. 在王莽篡权终结西汉政权后,作

12、为汉室宗亲的刘秀能重新夺取天下,恢复刘氏汉朝统治,不能不说是一场奇迹,他统治时期创造的奇迹是:A. 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35.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36.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A曹丕B.司马炎C.司马睿D.司马懿37.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A.利用分封诸王巩固西晋统治 B.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C.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 D.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38.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东晋南朝皇权的宗室外戚19%-38%7%19%-38%门阀的世家大族49%-64%78%49%-64%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