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1539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练习】1. 人们都喜欢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主要原因是()A音调的高低转化 B响度大小的变化 C音调、响度、音色三个要素的协调统一 D不同的音色2.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3. (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4. 机场附近的飞鸟对起落的飞机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某机场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

2、法,它们录制了飞鸟的天敌的鸣叫声,然后在机场附近利用扩音设备播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员又调大了播放的声音的音量。他们改变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的频率5.(2010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6.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3、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7. 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8. 声音的特性是指 、 、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大,“曲高和寡”中的 “高”是指 高。9.某种昆虫是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每2S做600次振动,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 Hz,人耳能不能听到 。10.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 大。11.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特性进行比较, 老黄

4、牛发出的声音_ _, 蚊子发出的声音_ _。 12. 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明,为什么你们家没有蚊子,小明拿出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为什么那个盒子能驱蚊?1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他行驶到A处鸣笛,在A处的正前方440m处有一个峭壁,经过2.5s他行驶至B处,并听到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14. 课题一:与声音有关的实验探究(1)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

5、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2)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3)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4)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5)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 。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6)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

6、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 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7)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小马发现两

7、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是正确的。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15. (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乐曲是否悦耳动听,关系到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以及音色的好坏,并不是单纯由某一个特征来决定,而需要三个要素的

8、协调统一。2.【答案】A 【解析】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3.【答案】B【解析】相同时间内,长笛往返了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4.【答案】B 【解析】调大音量是改变了响度。5.【答案】A【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酒杯,酒杯的振动幅度相同,响度相同,当敲击酒杯时,

9、装不同酒量的酒杯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6.【答案】A【解析】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即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来判断热水壶中的水是否满了。7.【答案】甲;乙【解析】乐音的波形图比较规则。8.【答案】音调;响度;音色;音色;响度;音调【解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谁在说话。“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曲高和寡”是指声音很高,能一起唱的人很少,指声音的音调。9.【答案】30

10、0;能【解析】频率是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可以听到。10.【答案】音色;响度【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声音洪亮是指人感觉到的声音强,由此说明是声音的响度大。11.【答案】音调低,响度大;音调高,响度小12.【答案】盯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更叮得厉害。可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小明家的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它能模拟雄蚊声音(频率在950012000Hz),雌蚊感到这种声音,以为雄蚊来了,

11、就远远地避开。点拨:解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只有多联系实际,抓住问题的关键,去除与问题无关的因素。13.【答案与解析】2.5S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声音通过的路程为。汽车走过的距离和声音走过的距离的关系为:。如图所示:解: 即: 所以 答:汽车的速度为12m/s。14.【答案】(2)振动;(3)转换;(5)应该是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尺拍打桌子的声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6)一;乙;(7)第一次声音响度大 第二次声音响度小;中的正确顺序是:EADBC【解析】(2)分析(1)中的各个现象,不难看出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是振动;(3)由于音叉的振动情况不易观察,所以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

12、的情况,即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的振动,便于观察,即该过程中采用了转化法;(5)在(4)中,小玉的实验是为了研究钢尺振动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而不是研究钢尺拍打桌子与其振幅的关系,故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应该是钢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钢尺拍打桌子的声音;故改正错误后,其正确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6)由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其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所以在划动塑料梳子时,第一次快,第二次慢,故第一次的音调高;在B图中,由于甲图的梳子齿比较稀少,而乙图梳子齿比较密,故划动时,乙图振动的快,即乙音调高;(7)由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分析两次现象,不难看出其不同之处

13、是:第一次声音响度大,第二次声音响度小;即相对于原来的猜想来说,据此可知猜想是正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据上面的过程知,其探究过程中的步骤依次是:EADBC。15.【答案】(1)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2)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丫丫数学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