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1539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筷子折了青岛版(五年制)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反复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尝试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2、对光的折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很感兴趣,但理解折射规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而不是“理解”的层面上。只是让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所了解,能尝试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但要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

2、学生对折射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折射现象的认真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时空有效的延伸到课下。如果课下孩子们能主动的去搜集有关资料、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折射现象,那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二、关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为了更有效的落实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了如下措施:1、课前交流弥补知识断层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课的教材编写好像有点问题,出现了知识断层。第一课认识光主要让学生知道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二课玩镜子主要让学生知道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本课筷子折了主要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学生要认识折射现象,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前几课的教学并

3、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出现了知识断层。学生很难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课前我通过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2、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课始出示几幅生活中的典型的光的折射造成的视觉偏差的图片,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你看到什么现象?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现象?课中师生交流:在岸上感觉水很浅,这是怎么回事?课尾实践应用:渔民向哪个位置用力,才能叉到鱼?3、首尾照应引入魔术表演魔术表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上课,先表演“隔空变钱”的魔术,吸引学生的眼球,吊起学生的胃口,在学生特别想揭秘的时候,话锋一转:魔术的秘密要用到今天

4、咱们要学习的知识就能解释。临下课,让学生用用所学知识解释课始的魔术“隔空变钱”,并教学生表演拓展魔术“消失的硬币”。通过这样首尾照应的魔术表演形式,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许多魔术表演就运用了科学知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以上的措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折射规律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主动求知继续研究,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会展现无限的潜能,创造无限的精彩,也会回报我们无限的惊喜,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三、关于教学效果的呈现:从课堂上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的氛围当中,能够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四、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基本还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行进,主要问题出现在验证实验环节。学生分小组用玻璃片和激光笔验证光的折射,有的组操作成功了,有的组不成功,原因就是玻璃片太薄而激光笔的笔头较粗,不容易让激光笔射出的光进入玻璃,必须把玻璃片平移到桌边。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将指导做的更到位更细致些。课前的备课、课上对学生的关注、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应该更充分些、更细致些、更到位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