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11781539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一轮复习新闻传记教案(配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新闻传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洞悉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闻类文本阅读 (一)导入学生看新闻(“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已准备就绪”)思考命题角度和方式高考命题的文体特点。 材料: 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已准备就绪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陶社兰)中国国防部今天在北京就中国海军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举行新闻发布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

2、平大校、总参作战部海军作战局局长马鲁平海军大校和海军副参谋长肖新年海军少将在会上表示,此次护航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实施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目前,海军护航编队已经做好了出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考点解析高考考纲明确表明,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D层级的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文本

3、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考纲的要求,备考时我们应当关注如下两方面内容: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三)新闻的文体特征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4、、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

5、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4、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

6、“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五)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

7、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8、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9、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传记类文本阅读(一)考纲解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

10、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考查方向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对作者作传

11、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阅读方法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二)传记有关知识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

12、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2.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

13、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3.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

14、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三)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

15、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