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1538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练习】一、选择 1.(2010鸡西)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2. 从声音强弱的角度看,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是( )A绝对无声的环境 C7090dB的环境B90dB以上的环境 D3040dB的环境3.(2012 普宁市)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4. 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在甩干时会引起洗衣机机身剧烈的振动,并产生噪声,这时为控制噪声最合理的做法是( )A把耳朵捂上 B加水增加洗衣机的自重,减轻洗衣机的振动C把房间的门关上,防止噪声传到外面

2、D将甩干筒内的衣服重新放平5. 下面现象说明声能够传播能量的是()A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B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C声可以用来清洗精细的机械 D蝙蝠利用“超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6. (多选)以下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状况 B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的器官 D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焊接塑料制品7. 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

3、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二、填空8.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_都属于噪声。9. 声波可以传递_,也可以传递_。10.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唱腔;教室里老师的讲课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_。(填序号)人们用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11.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_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在这里,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_的功能。12.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噪声的控制可分为三个方面,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图,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是 图,另一图是在 控制噪声的。

4、三、简答13. 想一想,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可以采取什么方式?14.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为什么?15. 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共鸣小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把空热水瓶、空瓶子或空水杯等的口挨近耳朵,会听到“嗡嗡”声。小羽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可是,这些空容器里并没有发声源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羽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声学上的一种共鸣现象。可是小羽又有了新的疑问: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共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羽进行了下列实验:把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如图放置,用小锤敲击音叉A,几秒钟后,用手握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

5、不再振动发声,这时可以听到音叉B在发声。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表明这个音叉在振动。在音叉A的叉股上套上一个铁架子,改变它的振动频率,重做上述实验,另一个音叉不再振动发声。可见,当两个发声频率 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 ,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帮小羽把文中的填空填完整。(2)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登山队员们在翻越一座座雪山时,总是默默无言地前进,绝对禁止他们大声呼喊,这是为什么呢?答:原来,人在大声呼喊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高山上的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的 。如果

6、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恰好与积雪层的固有频率 ,就会形成 ,积雪层就可能因强烈的振动而崩塌下来这对运动员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禁止高声呼喊,就成了登山队员的一条戒律。【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B 【解析】探测海深、回声定位、超声波探查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时火焰摇动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2.【答案】D3.【答案】B【解析】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在用洗

7、衣机甩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放好,导致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可以将衣服在甩干筒内重新放平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控制了噪声的产生。故A、B、C错误。5.【答案】C【解析】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选项符合题意;蝙蝠利用“超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6.【答案】AC【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状况和医生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的器官应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医生利

8、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和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焊接塑料制品是声音传递能量的应用。所以选项AC正确。7.【答案】C【解析】人们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ABD错误。二、填空8.【答案】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9.【答案】信息;能量10.【答案】;分贝(dB)【解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

9、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所以属于噪声。噪声强弱的等级是分贝(dB)。11.【答案】声音;信息【解析】工人敲击铁轨,如果声音异常,则从中获取部件故障的信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12.【答案】甲;丙;传播过程中三、简答13.【答案与解析】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采取的办法:大量植树、建筑隔音板或隔音墙;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采取的办法:对振动物体做减振处理、将噪声声源封闭、在噪声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或装消声器。14.【答案与解析】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将会发生反射,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所以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周围特别宁静。15.【答案】(1)相同;振动;(2)振动;相同;共鸣【解析】实验中“把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就说明了要发生共振就要采用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说明了另一个音叉也是振动发出声音的。人在大声呼喊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若其中有一种频率的声波和积雪层的固有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鸣,引起雪崩。丫丫数学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