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0122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10月17日电:国际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像彗星一样活跃的双小行星。这对小天体一边相互绕转,一边向宇宙中喷射气体和尘埃。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活跃的双小行星。据此完成12题。1双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可能介于( )A地球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2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双小行星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 河

2、外星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体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天体系统B图示天体系统不包括河外星系C是人类目前认识的宇宙范围D是宇宙中唯一的天体系统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56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夹角地球1.001.001.0年23时56分2326火星0.110.151.9年24时37分25115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6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和地球上一样火星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某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78题。7太阳黑子和耀斑

4、()A都发生在层 B分别发生在层和层C都发生在层 D分别发生在层和层8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美国遭飓风袭击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射量(106J/cm2)分布图,完成910题。9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B由北向南递减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10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A B C

5、D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113题。11.古登堡面位于 ( )A.的上方 B.的下方C.的下方 D.的下方1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圈层B.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小C.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D.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1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层B.层 C.层D.层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纵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横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A BC D15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 BacdCbcd Dcd

6、e16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前后左右摇晃 B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C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上下颠簸1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18.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 )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C阻挡冷锋前进,吸收太阳光照 D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19. 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 )A地面水汽蒸发强容易形成雾B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形成雾C大气

7、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饱和而形成雾D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容易形成雾20.塑料大棚的保温原理与大气层保温作用原理相似,则下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可以穿透薄膜 B地面辐射是短波辐射,很少穿透薄膜C塑料大棚主要是改善光照条件 D塑料大棚主要是改善热量条件 21.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图中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到达地

8、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吸收作用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在宜昌万达广场的东侧有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它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24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噪声干扰 B车流状况C天气情况 D风力影响 2017年1月10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5题25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C大气对流旺盛 D大气削弱作用减弱读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6.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9、B. C. D. 27.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 处气压比处高D. 甲地可能形成台风读我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2829题。28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A甲为白天,吹海风 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 D乙为夜晚,吹海风29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A甲为春季 B甲为夏季 C乙为冬季 D乙为夏季下左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0.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10、)A. 较强B. 较强C. 较强D. 较强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40分)31.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地球的数字是_ _;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 _、_ _(填数字)。(2)八大行星中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性、_性、_性。(3)离3号行星近的天体是 。(4)图中小行星带处于_ _和 之间。(填行星名称)(5)其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填写名称)(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32.读下列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将图中所代表的内

11、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 ,_ ,_。其中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5分)(2)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2分)(3) 冬天晴朗的夜里农民往往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是因为上图中的 (写序号)作用增强了。夏季天空多云白天不会太热与大气的 作用弱有关。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辐射,“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 (4分)(4)在拉萨、武汉、成都、西安、北京等城市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和 。(2分)试解释其原因: (2分)3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13分)(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分)(2)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_ _大气_ 热力环流。(3分)(3)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变化。(2分)(4)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 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