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012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火车开啦苏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庄小学音乐学科电子备课表 课题火车开啦课型唱歌课教时安排1累计教时数10执教时间第七周教材分析:火车开啦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第1、2、4三个乐句节奏形同,1、2乐句旋律相似。第3乐句节奏拉宽,旋律走向上扬,这样,整首歌曲在节奏旋律在相对在统一中有变化。歌词简练通俗,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前进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表达了火车行进中,孩子们轻松、愉快在心情。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感受火车的音乐形象,并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体验创造的快乐。 2通过教学,能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3从火车的声响模拟到节奏诵读,从歌曲学

2、唱到开火车游戏的律动再现,学生能在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节奏、律动的音乐基本技能,学会合作,和伙伴们感知和分享郊游的快乐。 教学重点:富有表现力地演绎歌曲火车开啦。教学难点:1分析对比旋律的走向,充分感知旋律; 2学会合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身体协调。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等。教学过程:聆听与模拟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音乐实践活动 活动(一)聆听与模拟 方法与步骤: 1导入教学,引出火车。 (1)师生交流: (师:秋天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季节,因为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今天,盛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去郊游。那我买将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行呢?请大家看一看,听一听。) (2)媒体

3、出示火车图片。 (3)点击播放火车行进过程的音频。 (师: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火车在行进的过程中发出了哪些声响?你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或声音来模仿它们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情景和声音入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专注地聆听与感知。】 2按节奏模拟声效练习。 (1)师生交流 ,请学生描述或模拟火车开动时的各种声音。 (师:你们坐过火车吗?结合我们的体验或观察,以及刚才听到的声响,我们分别来模拟这些一下这些声音吧) (2)分别出示相关声效节奏,师生模拟: 2/4 x - x - x x x x wu wu kong qi kong qi 方法:直接模拟练习,提示学生用气息来控制,用气声

4、来模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 嚓 方法: A:老师分2段排击节奏,引导学生聆听再模拟,最后完整模拟,注意气息的控制,发声得法。 B:在学生会读节奏的基础上,在原有歌词的基础上变换后半乐句的歌词,即: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火车 开 啦 向前 奔 跑 (3)引出歌曲,初次欣赏,熟悉部分歌词。 (师:火车要开啦,大家一定很开心,我们将唱着快乐的歌儿出发,请小朋友仔细听,在接着要播放歌声中,能否听到我们刚诵读的那两句话,如果有,分别出现在歌曲的那一部分?) 【设计意图:以声音的模拟

5、为切入点,通过火车开动声势的模拟及相关节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进初步感知、熟悉核心乐句“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相关的歌词与节奏。同时,声势动作的模拟,也为最后歌曲律动教学环节作了铺垫性性练习。】 感知与歌唱 活动(二)感知与歌唱 方法步骤: 1引出歌曲教学,交流初步聆听后问题。 (师:在愉快的歌声中,刚诵读的歌词出现了吗?在哪里?;除了这两个地方,带有火车“咔嚓咔嚓”的声音的歌词哪里也出现了?和其它两句有什么区别?) 2继思考交流的问题,引出相同的节奏短句。(用粉红的色块标注三次出现的部分) 3读一读三次出现完整乐句的节奏,找规律。 (师:一共出现了3次,我们来读一读每一次所在的乐

6、句中,它们完整的节奏是怎样的。) 4找出规律,出示节奏谱及相关的三句歌词,读一读 2/4 xx xx xx xx xx x x -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火车 开 啦 咔嚓 咔嚓 火车 开得 多 么 好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向前 奔 跑 5以火车过小山坡的比拟,运用未来教室系统软件的不同功能,感知以上相同节奏的3个乐句旋律之间的异同。 (师:孩子们,看,我们都坐上了火车,出发啦,火车司机带领着我们穿越过城市,来到了郊外,在这里,火车要带着我们爬几座小山坡。那到底有几座山坡呢,答案就在我们的歌曲中,我们再次听歌曲,歌曲有几个乐句,就表示火车要爬几座山坡) 方法: (1)师生交流得出结果:有

7、四个乐句。 (2)逐个唱一唱第1乐句的各唱名,结合琴声再唱这1句,初步感知音高位置。 (师:那这几座山坡的地形是怎样的,坡度有多高呢,其实每一句的旋律走向已经偷偷地告诉大家了,什么是旋律走向?就是构成旋律的小音符或高或低的排列形成的一个大致方向,我们先来看下每一乐句是由哪些音符构成的) (3)结合媒体出示的音符高低排列,老师运用未来教室系统软件的“白板”功能划出第1乐句的旋律线,再结合钢琴,边画旋律线边唱这句旋律,进一步感知旋律走向。 (师:我们把这些小音符或高或低的排列用线条连起来,就构成了旋律线,像不像一座小山坡?听琴声,用手边画旋律线,边唱旋律。) (4)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在自己的平

8、板电脑上,划出第1、2乐句的旋律线,并作比对。运用未来教室系统软件的评测功能(主观题评测)之“抢答”功能,进行交流展示,最后得出结论:相同。 (5)引导学生再以同样的方式,在自己的平把电脑上识别第4乐句的旋律线,跟以上两句作比对,用红色色块标注出两个不同的部分,即:11 、i5 。得出结论:相似。 (6)完整地唱一唱以上3个乐句,引出第3乐句的学习。 【设计意图:以节奏为切入点,引出节奏相同,旋律相似的三个旋律短句。以火车行走的路线的上下坡度与地势,比拟引出歌曲中旋律的各自走向。运用未来教室的系统软件的不同功能,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划旋律线并逐一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9、,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感知和掌握了歌曲节奏和旋律】 6.用以上方式学唱第3乐句,画出旋律线,做比对。 (师:最后一个是第3乐句,看看它给我们显示的小山坡是怎样的地形很明显,第三座小山坡在整个行程中的地势怎样?小火车开到最高的一座山坡,我们要用最有气息的声音,把小火车“唱”到山顶) 7指导学生用稍有力度、富有气息的声音演唱第3乐句的旋律及歌词。 (师:我们来看第3 乐句它的节奏相对其它三个乐句,是拉宽的,有点高亢的,因此,我们要用稍有力度、富有气息的声音演唱这句的旋律,感觉把小火车送上山顶) 2/4 x x x x - x x x x - 火车司 机 开着 火 车 【设

10、计意图:用形象的比拟,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去感知旋律的最高走向,结合歌唱中气息的运用及声音高位置的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歌唱方法掌握了歌曲第3乐句的演唱。】 8完整地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9逐句唱词,用听唱的方式。 10纠正不足,如第三乐句的情绪、力度处理,再次演唱。 11再次纠正不足,如其它三个乐句的“咔嚓”声做到轻巧而有弹性。(师:我们乘着小火车的心情是愉快的,所以,“咔嚓咔嚓”的声音在演唱的时候要怎样呢?轻巧还是沉重,有弹性的还是尽量柔和舒展的?和第3乐句的情绪表达是一样的吗) 12跟随这音乐的伴奏以及老师的指挥,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

11、素,尝试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感知、表达歌曲的情绪和色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歌词及旋律。】 三、合作与演绎 活动(三)合作与演绎 方法步骤: 1.。导入音乐律动“开火车”环节。 (师:我们乘着火车去郊游,很开心,想不想开火车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开火车吧。) 2学习开火车动作,原地进行表演。 方法:老师逐个分解动作进行教学。小朋友尝试练习,最后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3结合歌曲的前奏部分,模拟最初的声效 (前奏部分加上之前学的火车启动“wu wu konhgqi kongqi ”的声效和动作)。 方法:在歌曲的前奏部分,模拟一下火车启动时的声音。 4尝试开火车,按一定的队形进行律

12、动表演。 (师:请大家做好准备 呜我们的火车开动啦。) 5评价活动的有机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学会随着节奏表演,培养学生手脚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力。分享了成功的快乐。】 三、小结,下课! 1小结 (师:今天我们的歌曲与律动学习就到这里,让我们开心地开着火车,离开教室,小朋友再见!) 2师生再见:学生进行“开火车”的律动,走出教室。学生学习情况: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板书设计:火车开啦x x x x - x x x x - 火车司 机 开着 火 车教后札记:歌词简练通俗,学生生动的模仿火车的声音,体会音乐的神奇魅力,表达了一种愉悦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