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79647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一声与光【当堂反馈】1(2011南京)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音调响度音色)2(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_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_3(2011滨州)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4(2011龙岩)“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_现象,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的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_(有没有)蚂蚁的像5(201

2、1徐州)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而忽略了光的亮度、_(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6(2011泸州)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_(虚像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_(漫反射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_(折射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7(2011福州)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 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虚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辨别出是小玲的8(2011阜新)许多场所都装有人脸识

3、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会聚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_(近视远视)眼;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 9(2011崇左)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C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10(2011赤峰)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

4、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11(201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2(2011东营)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成的是实像;图乙中成的是虚像 B图甲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图乙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图甲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图乙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图甲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图乙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3(2011无锡)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

5、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14(2011广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15(2011宿迁)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_;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_ (2)若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玻璃板16(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

6、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的原因可能是_。(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移动【中考预测】1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家住马路附近的玲玲,早晨经常被汽车的鸣笛声、刹车声和发动机声吵醒,她能辨别出鸣笛声、刹车声和发动机声,是因为这些声音的_不同后来她家安装了双层玻璃窗,这是在_过程中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刻度尺,就可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

7、增加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 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看到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来辨别真伪4晴天的正午时分,当你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5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_,折射角是_6夏天当你站在水池边,看着

8、清澈见底、深度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这是由于光从时发生折射,折射角_于入射角,使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7小丑鱼色彩艳丽、体型小巧,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填光学器具)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实像虚像)8每年的6月16日为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配戴镜,乙需配戴_镜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

9、,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11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 )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折射夕阳的红光1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身影”始终和小鸟

10、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

11、透镜是否能成像16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7小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18根据平面镜

12、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9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玻璃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径迹20完成图中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的传播路径2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22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在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是凹透镜,_是凸透镜 (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参考答案【当堂反馈】1振动音色2空气噪声3白黑4色散没有5方向色彩6实像漫反射反射7虚3音色8凸 会聚 远视 20 9A 10D11C12C 13如图所示14如图所示15(1)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远离16(1)最小最亮10(2)物距小于焦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