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79645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现象、应用;2 知道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有关问题;3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性质,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4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解释一些现象;5 理解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6 了解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计算中取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

2、,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要点诠释: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2、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km。 要点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4、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

3、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要点诠释:1、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沿原路返回。2、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4、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

4、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要点诠释: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要点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

5、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要点诠释: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3、光的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6、;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要点五、光的色散 1、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1.(成都)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答案】C【解析】

7、白光通过三棱镜,由于七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通过三棱镜将其分解为七种颜色的色光,属于折射现象,A选项不符合题意;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B选项不符合题意; 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手影是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D选项不符合题意。【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察了常见的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

8、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举一反三:【变式】(北京)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A类型二、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2.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

9、,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答案】B【解析】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使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空间的亮、暗与像的亮暗无关,只有物体变亮,物体才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变亮。举一反三:【变式】当夜幕降临之后,如果我们想在室内通过玻璃门窗看清室外的景物,常常是关掉室内的灯,而在室外看室内的景物时,则不必如此。这是为什么?【答案】当有强光和弱光同时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感觉到的是强光。当室内亮灯时,屋内光线较亮,室内物体反射光线射到玻璃上成像,人看到

10、的是屋内物体所成的像。当关掉灯之后,室内较暗,室外景物反射的光可以通过玻璃折射入人眼,因此看室外景物要关掉室内的灯。在室外看室内景物时,室内亮灯,室内物体反射的光线可以通过玻璃折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不必关灯。3.(义乌市)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 性质。【答案】45;直线传播的【解析】从甲图观察口看到的是方格子,而从乙图中可以看

11、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因此它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像刚好成在观察口的正前面,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总结升华】题目设置了新颖的情境,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类型三、综合应用与创新4.(河北)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答案与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7m的小明同学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7m;(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知,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1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1m,则人到像的距离是1m+1m=2m。(3)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1/2 CC,EO=1/2 AC,FO=1/2 BC,EF=1/2 AB=1/2 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即想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可以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或脚尖),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即可。【总结升华】本题主

13、要考查的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在确定眼睛看到的某一范围时,最关键的问题是作出被看到范围的边缘光线,用到所学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等知识去解。举一反三:【变式】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与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

14、入射角。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图中蓝色光线标注)。B点是光的折射后找到墙面上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则入射光线由OM变为OC,折射光线由OB变为OB,所以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5.( 日照)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

15、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答案】B【解析】该题中,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总结升华】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中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是在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答案与解析】当向容器中加水时,光从空气斜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