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案.2doc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7962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案.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伯 牙 绝 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3、积累中华古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4、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我们来听一首曲子轻松一下吧。用心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刚才同学们听得都很投入,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回答。视学生回答情况导课。你竟能听出“高山流水”来,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高山流

2、水”有关的文章。二、揭题导入师: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 读通句子伯牙为什么绝弦?让我们走进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先自由地大声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吧。自读,指名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还讲究读出节奏和韵味。借助屏幕上所给的提示,试着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吧!(课件出示课文)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3、齐读。 四、再读课文 读懂内容真是越读越有韵味。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利用以前学古文的方法,自己逐句说说课文的大致意思吧。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1、生说大意、标记。2、交流: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理解的

3、大致意思?3、大致意思弄懂了,现在你不懂的地方解决了吗?(课件出示)四个“善”字的意思。4、大致意思了解了,重点字词掌握了。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一遍课文吧。五、三读课文 初品“绝弦”(一)知音相遇。读了课文,我们不难知道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齐说)板书:钟子期伯牙、子期何许人也?指名读材料(课件)。你从材料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子期呢?是啊,课文中写道:第一句。(课件)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怎样读才能突出两个人的特点?指名、齐读。 2、仔细读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标出来。汇报。(课件)首先来看这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4、)。你从哪里体会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抓住“志、善、兮、哉、峨峨”引导。你印象中的山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指导读出泰山五岳之尊的气势。带着我们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话吧。注意高山流水的不同啊!想象一下,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炊烟、志在时,子期又会怎么赞叹?请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再现当时的情景吧。指名。3、说得太好了,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用书中的话说:(课件第四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琴声、心声)透过高山、流水他要表达什么心声?(1、)不了解很正常,伯牙透过琴声要表达什么,普通人都不知道。只有钟子期明白。钟子期明白他想透过高山、流水表达他高山一样的志向,流水一样的情怀。

5、(2、)了不起,你连伯牙透过琴声表达的志向和情怀都懂,简直是钟子期再世。这样的人就是“知音”。(课件)板书。知音假如你是伯牙,我是子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课文的前4句。(二)破琴绝弦。他们俩多想像高山流水一样永远相伴、相依,于是,他们约定来年再来相会。第二年中秋节,伯牙乘着一叶扁舟,如约而来。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不语。读。(课件出示第5句)你体会到伯牙为什么绝弦?假如你是伯牙,你会对着子期的墓碑说什么?齐读后一句。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山水之间多了一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道是无琴却有情啊!后人根据这一荡气回肠的故事,又编了一首同名的乐曲,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乐曲,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记住这千古流的故事吧! 2、课件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伴着乐曲,学生再读课文。板书: 5伯牙绝弦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