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443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教学评价三趣共融灵气十足通用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趣共融灵气十足 评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第一教时 来源:学科网 局前街小学许嫣娜老师在江苏省小语教师素养大赛中,执教了乌鸦喝水(苏教版第二册)第一教时。这堂课充分彰显了我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段)“情趣、意趣、理趣,三趣共融;灵动、灵慧、灵秀,灵气十足”的特性,受到了省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老师和江苏教育主编张俊平老师的充分肯定。在现场评课环节中,高林生老师代表所有评委,多次以许嫣娜老师的课堂教学精彩片断为例,畅谈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特别是对“苏派小语教学”风格的诠释,引起了在场许多观摩代表的共鸣。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安排看似随意、率性

2、,颇有“妙手偶得之”的侥幸,然而细细琢磨却是匠心独运的“形随神聚”。 一聚,乃“聚识字教学之神韵”教师在这堂课中对低年级字词教学做了较好的诠释。首先是让生字教学充满文化的气息。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脸孔与灵魂。如“看”字的教学突破就很好的挖掘了汉字本身的文化符号意义,使学生在认识“看”字的过程中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是生字教学遵循了字理识字的基本原理。教师在教学“渴”和“喝”者一组形近字时,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汉字教学,并利用学生识字过程中,前期的经验帮助后期的学习,使得识字学习成为一个逐步提升和相互联系的系统。教师在教学时

3、,引领着学生正确系统地理解生字各部件的含义,并且能细微地辨别形近字的区别,在此上以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作为对这个教学环节完美总结。 二聚,乃“聚故事阅读之神韵”。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内容。而充分挖掘故事本身之神韵,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情意共生的依托成为了这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许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识字”和“故事”割裂开来。教师让生字教学从单一走向综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汉字。教师不但将教学时所教生字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学时也要及时为学生创设联系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在课堂中教师紧扣儿童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生活实际需要,从字到词再到文,敏锐细

4、致地捕捉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合适地搭建桥梁,沟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渐”字的教学就充分考虑了这三者在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沟通问题,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积累了词语,并尝试在课堂情景中准确地运用积累到的字词。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和形象思维,也照顾到学生潜在的故事阅读心理,使之既能有效地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字词教学,又即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来源:学科网ZXXK 三聚,乃“聚平实扎实之神韵”。本堂课并没有走“花样语文”之路,教师并没有将课堂定位于秀自己的舞台,“秀学生”成为了这堂课的最平实的价值追求。教师讲本课堂的目标定位牢牢锁定于识字和读文顺句,教师充分运用言语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新鲜感和

5、生活感十足的课堂中识字、读文,使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收获。孩子几乎是在游戏、尝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累积着对于汉字和汉语言的情感,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夯实了学生的基础性语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四聚,乃“聚自然灵动之神韵”。道乃自然之法则,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课堂中的特定“气场”,选择了自然和谐的“师生分享之道”。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她的课堂中和教师一起构成了整个教学活动这一有机整体中的“反应链”。双方的角色在课堂中呈现出了应景性和丰富性,而这种应景性和丰富性又依赖于课堂生长本身。一个生长性的课堂,也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课堂。许老师通过开放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基础性

6、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资源的生成,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及教师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的“生长元”,实现新教学过程的生成。正因为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凸显了互动生成的特征,课堂才呈现出了生动可变性,课堂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才被开发出来。来源:学,科,网Z,X,X,K许嫣娜让每一朵花都灿烂地绽放“漂亮的老师,精湛的教学,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年轻的她竟获如此多的桂冠?就让我们走进她的课堂去寻找秘诀吧!”这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聊聊数语,已让听课的老师对她翘首以盼。专注课堂每个细节,发现

7、她确实名不虚传。(一)准确把握学生年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来源:学科网ZXXK众所周知,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许老师运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不断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例一,老师板书课题时,“在徐老师班里,聪明的孩子会在老师身后高高地举起小手一起数笔画。呆会儿,我看看一年二班有多少聪明的孩子?”在老师言语的刺激下,全班孩子自然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例二,初读课文,明确要求。“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读完一遍就冲许老师眨眨眼睛;读完第二遍就把书轻轻地合上,放在右上角,然后做端正看着许老师。因为乌鸦喝水是19课,有点靠后了,为了呆会小朋友们能够很快地找到这一课,徐老师还教给大家一

8、个方法,在19课中夹上铅笔,这样你就能迅速翻到课文了。”眨眼,充满童趣的动作;合上书,做端正,维持课堂纪律的好方法;在书中夹铅笔,儿童不会的事情,就直接告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蕴含其中。例三,同桌互读词语后。“今天的位置和教室不太一样,教室里都是两人一桌。今天有两人一桌,三人一桌。刚才徐老师发现,这三位小伙伴在读词语时,采用了开火车的方式,这样每位同学都能读到词语,真是学习的好方法!还有,这两个小伙伴,他们在读词语时,头挨着头,互相帮助,多团结呀!可是,许老师还发现这两个小伙伴却离得远远的,你们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吗?下面,孩子们再把词语读给同伴听听。”第二次同伴互学,小脑袋、小身子紧紧依偎,可爱

9、极了。又一次学习方法的指导。(二)灵活应变突发问题,凸显高超教学艺术。当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她们是苏教版)版本不同时,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而有效地调整,不露丝毫痕迹。随文识字充分挖掘儿童学习情趣,把握识字与儿童成长的契合点,符合儿童生长规律,流畅、高效。来源:学科网课前猜“鸟”的演变图,紧紧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由“鸟”到“乌”,采用形象记忆法,乌鸦乌黑的羽毛差点遮住了眼睛。比较“喝”与“渴”,联系偏旁表意的特点,多种形式区别识记。“看”字,动作演示,理解义,识记形。“瓶”字,提炼文中的词串“一个瓶子”“半瓶水”“瓶口小”,反复朗读,强化记忆。在孩子们的眼里,一个个汉字变得灵动,富有了生命和活力。喜欢汉字,喜欢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