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364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31给予树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给 予 树第课时1.积累语言,练习写话。2.识记本课生字。来源:Zxxk.Com3.学习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来源:学科网4.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 5.体会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重点】1.积累语言,练习写话。2.识记本课生字。3.学习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难点】1.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 2.体会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师: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填空。PPT出示: 圣诞节到来之前,妈妈给了孩子们每人二十美元买礼物。妈妈有些(担心),因为家里并不宽裕。孩子们买完礼物回来,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妈妈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有些(生气)。后

2、来,妈妈知道金吉娅是为了让一个小女孩(如愿以偿)才这样做的,她非常(高兴),因为金吉娅有一颗(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心。师:说说你理解哪个词语。来源:学*科*网设计意图通过串文的形式,复习课文内容和词语,不但可以帮学生巩固课文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切入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抓重点词品读文章的能力。一、结合语境,语言实践入情入境,合理想象。师:同学们,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体贴、有爱心、有同情心,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想象一下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的洋娃娃;谢谢

3、你,金吉娅,谢谢你送给我的爱;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帮我完成了我心中的梦想;谢谢你(一时语塞,不知怎么说了。) 师:是的,小女孩有可能就像这位同学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都举手了,课后请同学们替小女孩写几句话,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师: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或者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会对金吉娅说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说的、最想写的话写在爱心卡上。二、寻找规律,练写生字师:同学们喜欢吃糖吗?咱们就来把这个“糖”字写好。怎么才能写好呢?谁来提醒大家? 生:横平竖直;注意左右结构。师:“米”字旁要窄些,最后的“捺”变成“点”;右边的部分“横”比较多,但也有一个规律:横多距

4、离要相等。记住了吗?拿起笔来你也试着写一写。师:同学们要注意写字的姿势,抬起头来。 师:先写到这儿,看来同学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规律,生字写得真好看。设计意图方法简便,训练务实,力求学生在“简实活效”的听说读写中快乐学习。三、总结巩固,课堂延伸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小诗爱是什么,并口头补充“爱是”。PPT出示: 爱是妈妈再三的叮咛 爱是爸爸期待的眼神 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 爱是一句友善的问候 爱是给老奶奶让出的座位 爱是瓢泼大雨中一把撑开的花伞 爱是炎炎夏日中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里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 爱是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设计意图让学生以金吉娅的哥哥姐姐,或者是那个小女孩的身份,写下自己想说

5、的话,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爱的拓展,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懂得感恩,学会对给予自己爱的人更多的爱。借助“爱是什么”这首小诗,让学生明白“给予”就是一种默默的爱,从生活中找寻爱的存在,并编写小诗,不仅让学生懂得爱其实无处不在,更让学生有编写诗歌的成就感,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著名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永远记住善良的金吉娅。一、看拼音,写词语。j y()ci c()k pin()pn wng()rn i()t ti()二、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祝福()的笑容()的礼物

6、()地讨论()地拥抱()地说三、我能把下列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善良张望环视盘问仁爱吩咐热情叮嘱仰望1.表示“说”的词语:2.表示“看”的词语:3.表示“人物品质”的词语:四、按要求完成句子。1.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用加点词语写句子)来源:学+科+网Z+X+X+K2.选词填空,并选其中一词造句。盼望希望(1)我多么()春节早点到来呀!(2)少年儿童是祖国的()。造句: 五、课外阅读。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终于找到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很久没人住了,在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一个汲水器,于是用力抽水,却

7、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忽然,他看见汲水器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中,然后再打水。但是,请你走之前一定将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所说,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汲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能尝到甘美的泉

8、水来源:学+科+网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在里填上标点符号。3.照样子写词语。(1)摇摇欲坠(AABC式)(2)小心翼翼(ABCC式)(3)痛痛快快(AABB式)4.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一、给予猜测卡片盼望仁爱体贴二、诚挚甜蜜漂亮热烈紧紧难过三、1.盘问吩咐叮嘱2.张望环视仰望3.善良仁爱热情四、1.大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2.(1)盼望(2)希望造句略。五、1.只有才2.:“,。,。”3.(1)夸夸其谈闷闷不乐勃勃生机(2)千里迢迢金光闪闪人才济济(3)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快快乐乐4.只要心中有他人,懂得给予,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给 予 树-圣

9、诞前夕(1、2)-热烈讨论互相试探诚挚祝福甜蜜笑容并不宽裕分享礼物亲情之爱采购礼物(3)-孩子们:兴高采烈金吉娅:沉默不语无声之爱送出礼物(4、5)-陌生女孩盼望洋娃娃金吉娅赠送洋娃娃仁慈之家善良 仁爱在教学中做到了对学生及时的激励与评价,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在每次学生们做出回答后给予他们一些不同的反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未能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有效地体会人物心情变化。2.未能充分学会倾听学生的语言,善于捕捉意外之处。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语言,善于捕捉意外之处。如,在金吉娅和母亲说没有给她们买礼物时,“妈妈我们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一环节,如果让学生体会“什

10、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时再加以追问,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2.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答案大家找在圣诞节来临前,妈妈担心家里不宽裕,没有更多的钱让孩子们购买礼物;当看见金吉娅的棒棒糖时,妈妈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当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为金吉娅的行为和爱心感到高兴、激动。3.我要把课文最后一句话抄下来,再好好体会体会。名师来指导课文最后一句话说明妈妈已经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金吉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礼物棒棒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礼物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抄写时要注意顿号的用法。4.小练笔我要替那个小女

11、孩写几句感谢的话。答案大家找亲爱的小姐姐,你好!谢谢你为我买洋娃娃。这个洋娃娃真漂亮,我很喜欢。我是个孤儿,这几年,都是我一个人过圣诞节。但是,今年的圣诞节不是我一个人过了,有你送我的洋娃娃陪着我。我会把你给我的爱心传递给所有的人。最后,再次谢谢小姐姐!1.圣诞节简介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到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在西方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进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2.国学诵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释义: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切勿强加给别人。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勿,不要;施,施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