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36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11秋天的雨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秋天的雨第课时1.写字指导,识记生字, 抄写词语等。2.加强语言实践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积累好词好句。3.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重点】1.识记生字, 抄写词语等。2.加强语言实践,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积累好词好句。【难点】1.学习课文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一、朗读课文,熟读成诵1.朗读课文。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出朗读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再次指名朗读,强调要读出自己的感情。)2.指导背诵。过渡:本文层次分明,语

2、言优美,适合背诵,背诵首先要熟练地朗读,然后想象语句描写的画面,结合重点词进行背诵。这样才能背得更快,记得更牢。请你们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学生自由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集体背。)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让学生掌握诵读方法,更快地背诵课文,以达到更多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二、开展想象,语言练习1.展开想象。过渡:秋天的雨就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你有什么话要送给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啊,你把美丽送给了人间,我感谢你!有了你,才有了大地的丰收,我爱你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好清凉,好温柔,我喜欢你!)用笔在书上写上一两句话送给秋天的雨。2.学习写法。本文中重点段落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全文

3、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你能学习这种表达方式写一写你对秋天的喜爱的吗?(学生运用以上提示的方法,练习写话,并交流。)来源:Z#xx#k.Com3.课堂延伸。老师收集了一首小诗,请读一读,争取背诵。秋 雨 歌马光晨秋雨,滴答,滴答在黑夜里晶莹地落下,这是秋天送给大地的礼物;如珍珠的秋雨啊!个个都是天上的歌唱家秋雨,滴答,滴答在黑夜里自由地落下,看我的窗台已经浸满了雨水,母亲躺在床上走进她的梦乡我在新房里沉浸在诗歌里。世界格外安静。秋雨,滴答,滴答在黑夜里逐渐地下大,夜色已是不见灯火的深夜,更不见父亲在工厂回家。我困了,雨点还在下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拓展迁移的环节,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发展的阶段。教师创设

4、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交流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完。回家以后选择你感兴趣的作业完成。三、练写生字,指导积累1.练习读写生字。先读读要求会写的生字,再根据要求写好这些生字。 重点提示: “扇”“枚”“邮”“爽”,在书写时,要先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练习书写,并评议。还要注意“扇”是多音字,通过组词区分。“枚”的右边是“攵”,不要写成“文”。“爽”的笔顺比较难写,要注意示范。强调第一笔是横,最

5、后写“人”。学生练写三遍,并同桌相互批改,然后,纠正错误。2.积累语言。请把课文中用得最好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争取会读会写。词语很多,学生自由找,自由抄写,例如:清凉、留意、炎热、凉爽、五彩缤纷、香甜、频频点头、衔来、舒舒服服、油亮亮。抄写句子,例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中年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教学高潮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学学字,写写字,动静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6、.拓展。描写秋天的词句很多,你可以多收集一些读读背背,也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或者和爸爸妈妈一来源:学科网ZXXK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延伸写话,进一步开放课堂,让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并引导课外进一步积累运用,读写画结合,加强习作训练,同时也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做铺垫。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学习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课下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积累好词好句。作业1教材P45第1、2、3题。作业2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1.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yu pio,yu来了秋天的ling shung。2.l香香的,b lu甜甜的,sh子软

7、软的。二、辨字组词我能行。杨()扬()紧()紫()枚()放()粮()浪()来源:学科网ZXXK三、句子万花筒。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句话把当作人来写,像这样的句子叫拟人句。请运用拟人手法补充下面的句子。(1)风一吹,小树。(2)松柏穿上。2.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句话把比作,像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请运用比喻手法补充下面的句子。(1)银杏树的叶子像。(2)燕子的尾巴像。【参考答案】一、1.邮票邮凉爽2.梨菠萝柿二、杨树发扬紧张紫色一枚开放粮仓浪花三、1.菊花(1)就向我们招手(2)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2.田野海洋(1)一把把小扇子(2)剪刀秋天的雨-总起(1)打开秋天的大门分述(24

8、)-缤纷的颜色好闻的气味金色的喇叭特点总结(5)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意味着丰收1.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本节课依托文本,通过有关课件,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想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的阅读理解,把学习、感悟、想象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通过

9、学生“想”“读”“说”“写”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学习课文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1. 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读促说。学生读得多,在读课文后进行了评价,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欠缺。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不够,还没有做到大胆放手。今后在经常总结和反思教学的同时,将不断锤炼自己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让师生的热情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本节课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朗诵,让学生结合获得的生活体验,进行阅读感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调动孩子观察秋天、了解秋天的积极性,从而上升到热爱秋天,赞美秋天。在以后的教学过

10、程中我会一如既往地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1.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来源:学*科*网名师来指导形象背诵法:依照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使自己如临其境,从而加深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背诵,这样就能背得快、记得牢了。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课文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把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再反复诵读,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了。2.我们来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答案大家找课文是从“植物颜色的变化,果实的气味,小动物的活动、树木的样子”三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来源:学科网3.我把下面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答案大家找(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

11、缤纷的颜料。(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4.我要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我要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1)我要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答案大家找秋风萧瑟秋色宜人霜天红叶枫林尽染秋高气爽北雁南飞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天边静静地挂着。(2)我要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名师来指导要抓住秋天的特征来画,画完可以涂上颜色。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换图画,然后根据对方的建议修改图画。(3)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名师来指导首先,要确定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秋游,并做好准备工作;其

12、次,在秋游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遇到问题可以请教爸爸妈妈;最后,回来以后,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整理一下,写一则日记,并讲给同学听。1.作者简介陶金鸿,女,1969年5月出生,硕士学位,现任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其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曾获江苏教育学院04-05论文评比三等奖。2.介绍几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方式松鼠:松鼠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松鼠有贮藏食物的习惯。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树洞贮藏室和营巢毗邻的便利条件,使松鼠冬天不会饿死和冻死,故不需要进行冬眠。蛇:秋季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体内的代谢随之降低,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时,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 并重新开始一年新的生活。从入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地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