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359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6小摄影师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小摄影师第课时1.识记本课生字,继续学习独立识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品味,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4.学习人物说话的四种表达方式。5.发挥想象,续写故事。【重点】1.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品味,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3.发挥想象,续写故事。4.学习人物说话的四种表达方式。【难点】体会、运用围绕一句话把事物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一、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练写生字。 先读读要求会写的生字,然后写一写。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重点指导提示:(1)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师:本课上下结构的字较多,仔细观察,说说你

2、的发现。重点指导:“基”“备”“卷”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上大下小。“突”“弄”“杂”要写得上小下大。(指导临写)(2)几个较难写的字。先看老师范写一遍,然后再写。重点提示:师:“媚”“躬”“按”“胶”“辆”,观察这组生字,有什么发现?重点指导:躬,左边是“身”,表示人的身体,右边是“弓”,表示弯着腰。“辆”字“车”作为偏旁笔顺发生了变化,车字旁最后一笔为“提”。“摄”“鞠”笔画较多,用部件识字法识记。 “秘”与“密”,经常混淆,要分清偏旁,加以区别。注意“摄”“按”“侧”“社”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老师在黑板上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看,然后每个字写两遍。2.抄写词语。让学生抄写词语,请读好词语,

3、再认真抄写两遍。PPT出示: 阳光明媚、摄影师、高尔基、列宁格勒、车辆、胶卷、照相、鞠躬、吩咐、摆弄、停当、打量、秘书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分角色朗读。过渡:这篇课文中高尔基与小男孩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位读高尔基,一位读小男孩,分角色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看哪两位同学配合得最好,读得最好。学生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应该紧紧围绕“爱”这一情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2.表演课本剧。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分组演一演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

4、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学生分小组表演朗读,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然后,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1)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赶紧”“站”等词语。从小男孩“咧开嘴笑了”到“哭了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2)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教师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教师读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

5、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通过演读课文,我们体会到高尔基对男孩子的关心爱护,也体现了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三、拓展延伸,体会表达再仔细看一看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你就会发现人物说话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出示人物说话的四种句子。来源:学科网请仔细看看这四种表达方式,这四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没有提示语只有人物语言。这四种句子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练习。)四种句子标点的加法

6、不同,写作中如果我们能采用人物四种说话的不同方式,定能使我们的文章表达更富有变化,文章表达更为精彩。四、巧妙设疑,续写延伸过渡:小男孩跳上一辆电车走了,他还会回来吗?学生根据理解联系全文,读最后一句话,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发表自己的看法。高尔基和小男孩再次见面时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故事。学生续写故事,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们你们看,聪明可爱有礼貌的小男孩是多么让高尔基喜爱,高尔基又处处关心爱护孩子,他多么希望小男孩再回来以满足他的愿望。设计意图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可以想见学生的思维会更加

7、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作业1教材P26第1、2题。作业2一、读拼音,写词语。1.我已经zhn bi()好jio jun()啦!快来照相吧!2.上车的时候要n()次序来。二、我能给词语分类。仔细赶紧连忙突然早晨马虎傍晚忽然反义词:()()()()近义词:()()()()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一个小纸团飞到了桌子上。(写拟人句)2.他打量着高尔基。(扩写句子)他打量高尔基。四、课外阅读。高尔基和孩子们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拥戴)和(依赖信赖)。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

8、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到,非常着急。于是,便冒(昧味)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本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随即将(收藏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名小学生。(难怪责怪)孩子们常说:“有了困难找高尔基,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身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1.用“/”划掉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字词。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偏僻(bp)城镇(zhnzhng)随即(jj)3.解释下列词语。爱戴: 冒昧: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源:Z*xx*k.Com5.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参考答案】一、1.准备胶

9、卷2.按二、仔细马虎早晨傍晚突然忽然赶紧连忙三、1.小燕子叽叽喳喳地报告着春天到来的消息。2.仔细四、1.拥戴依赖味收藏责怪2.pzhnj3.敬爱并且拥护。(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4.主要写了高尔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童年送给了一名小学生。5.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小摄影师-小男孩高尔基扔纸团请进来摆姿势按吩咐忘胶卷给胶卷上电车盼回来高尔基关心爱护下一代来源:Z*xx*k.Com小摄影师一课,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我紧紧围绕“爱”这一情

10、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教学中我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

11、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话语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本课的难点在于要求从对话中把握人物心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才会在续写中实实在在地运用这种写法。课堂中学生读书不够熟练,部分差生没有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熟练是理解人物高尚品质的基础。续写故事是想象

12、力、表达力、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在这堂课中应该说是比较好地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使他们产生了想说想写,还写得比较好的愿望。2.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答案大家找高尔基的语言和行动都表现出了他对小男孩的喜爱,如:“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高尔基赶紧站起来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3.小练笔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答案大家

13、找小摄影师续写没过几天,小男孩果真又来了。一走到门口,秘书就认出了他,赶忙把他领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正在奋笔疾书。他看见小男孩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傻孩子,我这里也有胶卷,上次”小男孩咧开嘴,笑着说:“我一定要用自己的胶卷为您照相,请吧!”来源:学.科.网Z.X.X.K于是高尔基按小男孩以前的吩咐,坐在沙发上,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小男孩熟练地摆弄好照相机,他左腿向前弓着,眼睛眯成一条缝,只听“咔嚓”一声,照片照好了。小男孩兴奋地向高尔基鞠了个躬,飞快地跑了。第二天,高尔基的照片贴在了小男孩班级的墙报上,同学们纷纷向小男孩竖起了大拇指。1.列宁格勒列宁格勒,

14、原名彼得格勒,始建于1703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改为此名。位于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边上,市内河流、岛屿、桥梁众多。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苏联解体后,现在俄罗斯境内,改名为圣彼得堡。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就诞生在该城。2003年曾隆重举行300周年庆典,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庆典活动。2.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出身贫苦,父亲在他3岁时去世。高尔基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1岁开始走向“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虽然四处奔波,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读书。1892年开始登上文坛。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等。3.高尔基名言(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源:学科网(2)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3)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4)书籍使人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5)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