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177919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溶解度》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质的溶解度 1.概念 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时 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界因素: 。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习惯 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是绝对 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如碳 酸钙习惯 上称为不溶,但仍然有极少量的碳酸钙溶于水中。 一定温度100克饱饱和状态态 温度 难难微可易 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作图法溶解度曲线 概念: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得到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变化规律。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如 。 缓升型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 溶解度温度 KNO3 NaCl 减小 Ca(OH)2 二、气体物质质的溶解度 1.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 。 2.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 (2)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 1体积积 饱饱和状态态气体体积积 越小 越大 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搅拌只是加快了 溶质的溶解速率,并不能改变其溶解度的大小。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 溶解度表格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只能表示出有限几个温度 下、有限几种物质的溶解度,且溶解度变化趋势不够直观;溶解度曲 线信息量更大,溶解度变化趋势更直观,但是读数时难免有误差,不如 数据表精确。 知识识点一、固体物质质的溶解度 【典例1】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它的含义是( ) A.20 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B.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食盐 C.20 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D.20 时,100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更进一步 增大溶剂的量,溶解在溶液中溶质的量要增加,溶解度是否也会变 大? A 答案:固体物质质的溶解度只与温

4、度有关。增大溶剂剂的量,尽管溶解在其 中的溶质质要增加,但由于温度不变变,所以溶解度不变变。 知识识点二、溶解度曲线线及其应应用 【典例2】(2019长沙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t1时,甲的溶解度为 g。 (2)甲、乙两种物质中,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 响较大。 20 甲 变式(2019成都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由t2 降温到t1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 不饱和溶液 C.t2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

5、的质量为90 g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 晶的方法提纯甲 更进一步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 “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纯碱 Na2CO3)”。你知道“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吗? A 答案:“夏天晒盐盐,冬天捞捞碱”是根据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不同将溶 质结质结 晶析出。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很小,这导这导 致溶液中溶解的Na2CO3在蒸发结发结 晶(晒盐盐)时时很难难析 出,但通过过降温结结晶(捞捞碱)可很方便地收集大量结结晶;而NaCl恰相反,降温 结结晶(捞捞碱)几乎收集不到晶体,只有通过过蒸

6、发结发结 晶(晒盐盐)收集。 【名师师点拨拨】 从点、线、面几方面归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 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 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面: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解 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识点三、气体物质质的溶解度 【典例3】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增大了 B.瓶内压强变小了 C.等气泡不再冒出时,二氧化碳已全部逸出 D.饱

7、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更进一步 为什么不能用煮沸后的凉开水养鱼? B 答案: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温度升高,水中溶解 的氧气减少,煮沸后的凉开水中氧气含量太少。 【名师师点拨拨】 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气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 溶剂的量1体积水100 g溶剂 条件(外部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 单位体积g 易错错点1 对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彻 1.20 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 g,它表示( ) A.20 时,100 g氯酸钾饱 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 g B.20 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 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 g水溶解7.4 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8、D.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7.4 g氯酸钾 D 易错错点2 不能掌握溶解度曲线线的意义义及应应用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乙 B.T2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 ,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 时,甲、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A 【易错错提醒】 1.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应把握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 在100 g溶剂里;(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4)单位:

9、克。 2.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进行提纯;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进行提纯。 1.下列措施能改变某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搅拌 B.增加溶质 C.加热 D.把溶质研细 2.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加水量 B.持续通二氧化碳 C.升温 D.加压 C D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5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 g甲 C.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变为 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

10、方法提纯甲 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D.60 时,将11 g KNO3加入1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 KNO313.320.931.645.863.985.5 110 138 169 D A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 真分析并回答: (1)t3 时,

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变为 不饱和 溶液的是 。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 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 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 A B(填“”“”或“=”)。 CBA C 降温 6.“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 活中的问题 。 (1)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可选择 (填字母)。 A.洗洁精 B.自来水 C.氯化钠溶液 (2)如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该饮 料属于 (选填“纯净 物”或“混合物”);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 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 减小。 (3)夏天把鱼塘里的水用喷水机喷向空中的目的是 。 A 混合物 溶解度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积,溶解更多的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