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9178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历史史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

2、以号令其他诸侯;战国时期,诸侯不 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 ) A 统一趋势逐渐增强 B 中央集权日趋瓦解 C 贵族政治业已崩塌 D 宗法原则受到冲击 2汉高祖(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 之卫。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宗法制 B 分封诸侯王 C 颁布推恩令 D 设置御史台 3唐朝德贤孝恭首屈一指的长孙皇后摘录历代巾帼名媛的言行并加以评述,编纂出封建制度下的 妇女章程,是为女则 。唐太宗“令梓行(雕版印行)之”。请你指出女则的印行应依次经过 ( ) 尚书省 行中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礼部 户部 A B

3、 C D 4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 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任用亲信,设立“内服”对抗丞相 B 唐朝时期,三省的长官均可被称为“丞相” C 宋代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D 明清时期,中央设有“科道”以监督相权 5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之心或辩 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 ) A 辩词在法庭具有决定作用 B 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 6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顺应时势,铸刑书

4、于鼎,公布于众。公元前 452451 年,古罗 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牌上,分布于罗马广场。由此可见( ) A 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古罗马的立法原则源自中国 C 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 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7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继承”主要表现在( ) A 限制国王的权力 B 确立君主立宪制 C 形成了两党制度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8美国政府机构中,可以宣布法律不合宪法的是( ) A 国会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B 参议院 C 最高法院 D 总统 9顾准曾说,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

5、统:一是经验主义, “一寸一寸前进” “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这两种政治传统的代表国家分别是 ( ) A 英国和美国 B 英国和法国 C 法国和美国 D 美国和日本 10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 1875 年宪法的这一条款 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 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 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这反映出法国( ) A 共和制将被君主制推翻 B 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C 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 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11188

6、0 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三:一则曰,一 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 穷”的是( )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治外法权 A B C D 12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对于该图的历史解 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该图所示事件是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 B 该图所示事件发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 C 该图所示事件导致国人“开眼看世界” D 该图所示事件直接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13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在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

7、但从康熙到道 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1860 年以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材料中“海外移民又逐 渐恢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社会特征( ) A 封建性质 B 半封建性质 C 殖民地性质 D 半殖民地性质 14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说明太平天国要求( ) A 摧毁私有制度 B 实现社会平等 C 消灭剥削制度 D 发展资本主义 15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治国方案,从天朝田亩 制度到资政新篇的变化,不能说明( ) A 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B 中西文化之间碰撞和交融 C 传统治国理念的改变 D 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

8、16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 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下列与上述太平 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背离的事件是( ) A 金田起义 B 反抗侵略 C 天京事变 D 北伐西征 17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 1894 年,八国联军侵华的 1900 年 应是( ) A 己亥年 B 庚子年 C 辛丑年 D 壬寅年 18 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

9、投资、生产、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 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9在近代中国,系统地阐释“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领袖是( )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严复 D 洪仁玕 201912 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其主要寓意是( ) A 天下为公 B 弘扬传统 C 各界联合 D 民族共和 21下图是 1908 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其中树桩为“专制”,准备嫁接的 树枝为“立宪”。

10、请据图回答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 ) A 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 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 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 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相得益彰 22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乃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 “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 下最不经济的事。 ”(原来如此 )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A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B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袁世凯践行帝制复辟 D 与日签订“二十一条” 23下列群众运动的口号中,与“五四运动”无关的是( ) A 拒签和约 B 还我青岛 C

11、 废除“二十一条” D 誓死保卫台湾 2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 革命任务 B 革命领导 C 革命目标 D 革命性质 251825 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 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是, “新和谐公社” 短短几年就失败了。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和谐公社”具有主观超前性 B 美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C “新和谐公社”不具备群众基础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尚未暴露 262008 年金融危机后,许多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

12、是不能真正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本成因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有绝佳的分析技巧。得出这一认识主 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 A 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阐释 B 对经济危机周期的成功预测 C 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穷途末路 D 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272008 年 12 月,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 75 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舆论认为,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 人寻味。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西方国家普遍转向社会主义制度 C 马克思主义可以克服金融危机 D 马克思主义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 2819

13、17 年 11 月 8 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 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 电文中的“广义派”、 “政府”分别指( ) A 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9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 施是( )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30下图是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图 ,

14、它能直接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无产阶级的妥协性 B 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 委员选举的民主性 D 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31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 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B 国共两党联合抗日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D 土地改革全面推行 32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 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 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

15、主义方针 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 33经过长征之后,共产党和红军与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 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 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材料旨在说明长征( ) A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B 消除了国共两党分歧和矛盾 C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D 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341930 年 6 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 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 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 C 党内对革命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D 他立足于当时中国的国情 351940 年,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 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上述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