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175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5古诗两首语文S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汉字。znwn s pn hn( )迹 渔( ) 归( ) ( )苦 ( ) 冷二、辨字组词。径( ) 狐( ) 间( ) 钓( )经( ) 孤( ) 闻( ) 约( )三、解释加点的字。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_ 踪_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吠:_ 归_四、课内阅读。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1、在横线上填写古诗缺少的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 。 五、阅读训练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

2、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兄弟们在登高聚会的时候,一定也在思念着我。也许他们正在西望长安,无限深情地说:“也不知道王维一个人在长安过得怎么样”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联系文章说说诗句中下列词语的意思。(1)异乡:_(2)佳节:_(3)倍思亲:_2用横线画出王维在长安看到的

3、重阳节景象。用波浪线画出王维回忆家乡重阳节的景象。3从文章中看,重阳节的风俗有:_和_4短文第3自然段中两处用了省略号,你认为它们省略了什么内容呢?第一处省略:_第二处省略:_5在你积累的古诗中,你还知道有哪些表达了与这首诗类似的感情?尝试着默写两首吧。_25.古诗两首课时练答案一、踪 翁 宿 贫 寒二、小径 狐狸 房间 钓鱼 经过 孤单 新闻 约定 三、1.绝:尽 踪:脚印,踪迹 2.吠:狗叫 归:回来四、1.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唐 柳宗元五、1(1)他乡。 (2)美好的节日。 (3)更加思念亲人。 (意思对即可)2、略 3、略4表达作者感情忧伤的字眼, 兄弟们其他的担忧 (意思对即可)5示例: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