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01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新课标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师生默契的配合。教师对课文知识内容及思想内容入情入理,动人心弦的完整分析对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既活泼又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上师生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除运用课文的情感力量拨动学生的心弦外,还要做到对学生真诚、关心、负责、谦让,采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敢思敢言,并在言的过程中充分肯定,多加鼓励,使学生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就会水乳交融,课堂教学就会情趣盎然,事半功倍。同仁们,也许你们会认为这些都是大道理、行话套话吧!但是,请你相信:只要用心体

2、会、认真钻研、敢于探索,你在教学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次的教学评讲活动,我在上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时,真正感受到了“感动学生,学生就会感动你”的快乐体验。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

3、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 “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新课导入要精挑细选徐老师在教学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文时,其导入设计为先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一只猴子每分钟掰玉米一个,在果园里,只猴子分钟掰玉米几个?、为什么青蛙可以跳得比树高?、考试了,小明知道试卷的答案,但他还是不停朝这个同学看看,朝那个同学看看,为什么?、三个人共撑着一把小伞在马路上走

4、,却没有人淋湿,为什么?、有一个人被老虎追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河,他不会游泳,但他却过去了,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二来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另外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导出课题。希望很美好,但根据公开课上的情况,效果并没想象中好。如在课前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脑筋急转弯的答案的?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当时的回答肯定不是教师想要的。究其原因,第一,学生对猜脑筋急转弯虽然很有兴趣,但猜脑筋急转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题目只有当他们看到过答案才会想到。第二、如果学生猜不出来,教师比较难引导。因为猜脑筋急转弯根本没什么方法。通过这种“想别人没有想到

5、的”方法引导到本文课题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似乎关联性不是特别强。与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主题相关的故事有不少,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聪明的韩愈、爱因斯坦救妈妈等。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将领,给三个人各一张白纸,看谁在纸上画的兵士多,画多少就给他带多少兵士。结果,第一个人在上面画了许多人,第二个人画了许多人头,而第三个人画的是从城门伸出来的一面旗子,旗子上写着一个“帅”字。结果,第三个人就成了一军的统帅。如果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做导入,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评析研究,学生肯定既有兴趣又能把三张画的内容研究得一清二楚。假如有了这样的铺垫,相信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会很容易。对本文的三张画,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与前故事中的第一、第二幅画几乎相同,学生对小徒弟的画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小徒弟以少代多又与前故事中的第三幅画蕴意相似,只要理解了小徒弟以少代多这个难点,学生对下面的一个环节表现肯定会很出色:请你以画师的口吻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记得当时的课堂上学生们似乎对小徒弟的画的内涵还不是了解得很透彻,因而当起师傅就不是很像,当得不太顺。我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于小徒弟的画的蕴意还未完全理解。由此而感:课堂导入的选择也要精挑细选,既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