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8554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间隔排列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间隔排列教材简解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学生经历由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到发现规律,以及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第一层次: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了解间隔排列这一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第三层次:在初步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类物体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从而明确规律。第四层次:让学生在相同和不同的问题情景中进一步完善对规律的认识。第五层次:让学生回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

2、法。教学目标1. 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2. 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简单运用。教学准备:30个小方块、30个小圆片、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情境,认识间隔排列的特点师:小兔们手拉手一起来到青青乐园玩游戏,看!谁能介绍下,你观察到了什么?生畅言。a.师:

3、兔子、蘑菇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生: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排列。b.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生:他们也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师: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就叫它为 一一间隔排列。2.教室中间隔排列的现象师: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生1:男生女生一个隔一个坐。(哪一组?指一指)生2:日光灯和电扇一个隔着一个。生3:桌子椅子桌子椅子这两种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说说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分别间隔排列,引导他们在比较中认识到上述物体在排列方式上的共同之处,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1、初步感知探索情境中的规律a.师:你

4、们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回到乐园,小兔和蘑菇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生:小兔有8只,蘑菇有7个,小兔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蘑菇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1)。师:多的这个1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8-7=1师:如果不计算你有什么办法?生2:圈一圈,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还剩下一只小兔,就是多的那个1。b.师:说得真精彩!(教师演示圈一圈)师: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一样圈一圈?打开课本P78,在图片上圈一圈。学生在课本上圈一圈。师:你有什么发现?来源:学&科&网生: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多1。(以上也可以反过来说)师:我们发现这图

5、中的三个间隔排列有什么共同点?生:两种物体都差1。c.看我们刚才教室桌椅的间隔排列,你能不能也来圈一圈?指名一位学生圈一圈。师:跟刚才的三种间隔排列有什么不同?生:教师桌椅一组一组圈一圈的话,没有多1,刚刚好。2、动手操作,发散思维a.师:你能用方块和圆片摆成一一间隔排列吗? 先在本子上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来源:学科网ZXXK师:请你告诉大家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指名回答。师:你能按你画的方法,在黑板上摆出来吗? 学生黑板操作。 师:这个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比怎么样?来源:学科网生:方块比圆片多1。师:他摆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方块,有跟他不一样的吗? 学生黑板

6、操作。师:你摆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什么?生:都是圆片。师:这个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比怎么样?生:圆片比方块多1。b.还有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摆的跟他们不一样的间隔排列? 学生黑板操作。师:他排的是间隔排列吗? 来源:学+科+网Z+X+X+K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黑板操作师:这两种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怎么样?生:一样多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还有没有跟这两个同学不一样的摆法?生操作围成一个圈师:这个圈里的两种物体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生:是的,方块和圆圈一个隔着一个。师:这两种物体的数量怎么样?生: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c.比较方法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间隔排列,你发现在方块和圆片在数量

7、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1:第一种方块比圆片多1,第二种圆片比方块多1。生2:第二种第三种方块和圆片的数量一样多。生3:围成一个圈的时候方块和圆片也一样多。d.概括规律并验证师:你觉得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什么时候数量相差1?什么时候数量一样多?生1:两端物体一样的时候,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生2:两端物体不一样的时候,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生3:围成一个圈时,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师: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验证。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圈。师:通过验证,确实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是怎么样的?齐读三条规律。e.小结师: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它们的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

8、相差1.我们还知道了,一组一组地圈一圈画一画,更容易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间的数量关系。【设计理念】:通过动手操作,在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类物体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首先提出“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激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在排列方式和相应的数量关系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从而明确规律。三、基础练习1、说一说三角圆三角圆师:三角和圆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生:两端物体不一样,一样多。绿圆红圆绿圆红圆师:绿圆和红圆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来源:Zxxk.Com生:两端物体不一样,一样多。2、练一练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师:你会算吗? 生:

9、20-1=19(个),蘑菇有19个。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生:兔子在两端,蘑菇的的数量比小兔少1.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出示图片师:你会算吗?生:20+1=21(个),夹子有21个。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生:夹子的数量比手帕多1。3、练一练2五角星三角五角星三角师:如果五角星有20个,三角有多少个?你用了那个规律?生:两端物体不一样的时候,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四、应用规律,思维拓展1、如果把 与 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 有7个, 最少有几个? 师:怎么排 会最少?学生动手画一画。师:最多呢?要怎么排?学生画一画。师:方块与圆的个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生1:两端都是

10、方块,圆的个数比方块少1,圆最少有6个生2:两端都是圆片,圆的个数比方块多1,圆最多有8个2、想一想一个圆形的池塘种了一圈杨树和柳树,呈一一间隔排列。杨树有32棵,柳树有多少棵?师:你怎么想?生:围成一个圈时,杨树和柳树一样多。四、间隔排列的拓展和欣赏1、吸管游戏师:老师手里有什么?生:吸管。师:怎么样做可以创造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生:每根手指间夹一根吸管2、欣赏大自然中的间隔排列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间隔排列的事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间隔排列。五、全课小结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规律?(齐读)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板书设计: 两端物体一样的时候,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 两端物体不一样时, 两种物体一样多。围成一个圈时,教学反思:本节课上了第三次,并与师傅同上一节课。每一次都在突破局限与思维,抓细节,突出重点。每一小步都是我教学的一次进步。本节课主要有两点不足:1、 出示情境图后,没有多让学生说一说,仔细观察图中小兔和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的数量关系。2、 学生在本子上画不同的间隔排列,不能只让说,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应用投影展示不同的间隔排列,形象说明。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