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78164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妙设问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地理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师应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全面发展。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等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一、启发引导提问,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加主动有条理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意识

2、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在主人翁责任的趋使下更容易形成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有条理,而且能使知识升华。比如,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可浑浊的天空为什么呈灰白色?这是什么作用引起的?学生看教材很容易归纳出答案散射作用。接着可以问散射作用为什么使晴朗的天空和浑浊的天空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呢?经过启发引导和讨论交流,学生就会认识到:浑浊的空气中含有许多尘埃和液滴,这些物质的颗粒较大,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散射能力几乎是相同的,只能漫射出白色光线,所以浑浊的天空呈灰白色。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还学会了合作,同

3、时使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二、对比发散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发散式提问方式主要强调运用发散思维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首先应采用横向对比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寻求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其共性和差异,从而解决问题。比如,讲灌溉农业时,可以联系新疆和青藏地区的农业提出问题:该地区的农业特点同新疆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有何不同?自然条件有何不同?这样的横向对比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分布的特征及其农业特色,还可以使学生解释

4、出为什么这样分布,认清地形、气候、土壤、水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其次,教师应提出一些综合问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提问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出现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种提问可锻炼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能力、对地理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工业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上海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你认为上海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学生首先要分析影响钢铁工业的各个地理要素,包括上海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济和交通状况、技术和市场条件、环境效应等,从中归纳出哪些因素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哪些不利,然后对有利和不

5、利因素进行综合比较,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三、图形结合提问,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可以提出问题,这样能将传授地理知识和训练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地理教学中比较高效的一种方法。利用地图提问的方法很灵活,比如一图多问、带问看图、读图回答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在讲东南亚的地形时,可以充分利用东南亚地形图设置问题:东南亚地形有何特点?形成这种地形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生读图析图和讨论回答以上问题,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东南亚的地形特征,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东南亚地形的形成原因,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读图析图能力。四、层层深入提问,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6、来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与一般提问不同,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是将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出连续性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或合作交流完成,随着问题的逐一解决,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教师在其中只是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点。在讲时区与地方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问一天有多少小时、地球一天转几圈、一圈转过多少度、一小时转多少度、全球可以划多少时区、东边时间比西边时间早还是晚、地方时如何来计算,通过层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学生便会学会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因为刚开始问题比较简单,这样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并得到提高。五、激发兴趣提问,使学生在

7、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丰富体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不觉得幼稚,又能让学生认真思考后可以回答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有参与的兴趣,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在教学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中获得知识并得到快乐。比如,讲季风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问学生:我们学校冬天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夏天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学生轻易就能答出。然后接着问:为什么冬天吹偏北风,夏天吹偏南风?为什么吹偏北风时天气寒冷干燥,吹偏南风时天气炎热多雨?这样便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并丰富自己的体验。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应选择恰当时机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更加开放,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又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