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7986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苏教版(2014) 一、说教材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石头书在记叙一件真实的事情过程中介绍了化石,小稻秧脱险记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航天飞机则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这三篇课文均为科学性的小品文或童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2、 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3) 初步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默读课文找出川川和磊磊的问题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 (2) 通过欣赏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对矿物、化石留下直观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并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2.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

3、整节课奠定基调。在设计中先对课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征来一个回忆,“川川和磊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利于新的内容的学习;点出“刨根问底”,也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二) 精读感悟 (1)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问题时设计为默读,边读边画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由“刨根问底”导入课文,抓住“问”来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建立“问”的意识,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另外,第一小节到第五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石头的外形一层一层的,像书”,点出这一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脉,同时又不加

4、重学生的负担。(3) 三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较抽象的事物还不能很好的建立关联点。而图片正具有形象、生动等特点,符合现阶段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更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易于接受知识。因此在教授过程中通过出示雨痕、波痕、矿物、化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形象,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矿物、化石等抽象事物,同时更好地理解课文。(4)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以对话为主,其中有人物的神态描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更高的朗读目标。另外,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对话体课文的特点。(三)总结深华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多学的同时更要多问,将“刨根问底”的习惯内化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四)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课所学的内容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化石,因此让他们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他们将乐意而为,在兴趣之上培养习惯,提高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