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790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年月日单元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月、日设计理念本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以教材为依托,以“年历”为线索,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交流验证、概括推理等方法,引领学生经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二年级认识了较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的。“年

2、、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教学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也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学生已能较熟练地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探索知识的氛围浓,这是进行本节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并采用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获得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能根据2月的天数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

3、还是闰年,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3.经历有序观察、比较、分类、验证等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概括、归纳、推理等方面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4.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记住每个月以及平、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平、闰年。课前预习1.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查看其中一年的年历,将各月的天数填入表格。 年各月的天数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设计意图:“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知道一些,但整个知识对学生来讲存在的比较凌乱,差异也

4、大,通过课前收集、整理,可对第二天上课做充分的知识准备,缩小差距,从而培养学生查找、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唤起经验,引入新课1.猜一猜老师年龄。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你们今年几岁啦?到今年的刚好过几个生日?老师的一个同事年龄和老师一样,可她到今年的2月才正好过第 10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3.唤醒经验,找准起点。大 月 31天1年12个月 小 月 30天 2 月 28天 平年365天来源:学科网ZXXK 29天 闰年 366天【设计意图: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巧妙设置一个过生日的悬念,在认知冲突中,不知不觉引发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

5、主探究的积极状态。再通过“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样的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发言,老师快速的将知识归类总结,归纳板书,重视了以学定教,充分挖掘学生已知的,为教师随后的课堂教学的展开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为教学过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二、结合历表,观察验证1.研究大、小月。汇报交流,比较分类。认识大月、小月、特殊月。小结归纳。【设计意图:低段孩子的思维还是比较表象的,通过表格的形式将这12年每个月的天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表格,明白无论是哪一年31天、30天的都是这几个月,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提炼。】记忆大、小月秘方。【设计意图:新课标指

6、出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记大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此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拳头记忆法和用游戏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乐学爱学。】2.游戏激趣。由老师来说一个月份数,是大月的男同学站起来;小月的女同学站起来。【设计意图:在研究特殊月天数的时候我适时插入练习,通过老师来说一个月份数让其他学生判断是在大月还是小月这样的形式,适时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即时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达到全班参与、集体判断的效果,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3.探究平年、闰年。计算一年的天数。揭示平、闰年概念。全年是365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板书

7、平年),全年是366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来源:学科网ZXXK设疑:为什么会出现平年和闰年,大家想知道吗?(课件演示为什么会出现平、闰年的补充材料)【设计意图:以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介绍平闰年的相关知识,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判别平、闰年:说说2001年-2012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师生互动,游戏设疑。观察思考 ,推算发现规律。师生通过计算机验证猜想。小结:一般情况下,判断一年是否闰年,可以用年份数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呼应开头:郑老师的生日是( )月( )日。【设计意图:在猜学生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一环节时,教师巧设悬念,

8、说自己有一个“秘密武器”,然后很快地判断出平年和闰年,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其中的秘密所在,学生一定会学得主动、积极,记忆深刻。】三、巩固练习,理解运用1.课堂练习: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1949年 1976年 2024年 1900年教师质疑:1900明明是4的倍数,为什么不是闰年?学习数学文化。小结板书: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设计意图:又一次呈现表格,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2月的天数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根据年份判断出2月的天数,特别是在呈现2016年的2月有几天时,我故意反问“2016年2月都没有到来,你是

9、怎么知道它的天数的?”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并发现四年一闰的特点。】2.布置任务:P71的第3题。观察2012年12月的月历,自己制作2013年1月份的月历。【设计意图:孩子们课始所产生的“老师这么大了为什么才过了10个生日?”的疑问终于解开了,学生从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同时,课后又布置让学生自己编写月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四、回顾知识,总结梳理1.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2.总结。设计思路小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

10、有的知识储备,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让学生充分交流了“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把文本资源与生本资源、教本资源三者有机整合,做到了有的放矢。本设计力求凸显以下特色:一、巧设悬念,引发认知冲突在导入新课中设置一个悬念创设了一个过生日的小情境:“老师的同事到今年的2月才正好过第10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一事例与学生的学生认知基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学生也就有了一种非常急切的想揭开这个谜底的欲望。由此,教师就可顺理成章地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自身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这节课的学习肯定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效果无疑也会是高效的。这样的导入为学生

11、的学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比如:教师在猜学生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一环节时,教师巧设悬念,说自己有一个“秘密武器”,然后很快地判断出平年和闰年,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其中的秘密所在,学生一定会学得主动、积极,记忆深刻。二、放大时空,亲历新知建构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动眼“看”数学,动手“做”数学。通过设计一张20012012年各年份中每月的天数、二月份的天数、全年的天数的表格,巧借表格的形式将需要的素材串联起来,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

12、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判断、计算等活动方式,参与、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在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之时,思维发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启迪,对别人的思考方法或质疑,或欣赏;对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陈述,或反思。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从而学生探讨了每月天数的规律;掌握了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发现每4年中有1个闰年的规律;找出了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三、合理互动,凸显思想领悟本节课中设计了如下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中2001年至2012年的所有年份中每个月的天数,说说这些数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想想如何根据每个月的天数的不同,把一年12个月分分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发现中

13、完成对知识点提炼的能力,感受有序观察、分类、有序思考等数学思想方法。如:重视引导学生对用“301271”这一算法的算理解读,实际上就是向学生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为后续求平均数的学习做孕伏与铺垫。分类归纳观察比较课末,师生反思回顾,梳理总结,形成 这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样的小结关注的是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四、学以致用,促进新知内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练习和设计中注重联系实际,练习具有趣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

14、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研究大、小月及特殊月天数后,适时插入练习,通过老师来说一个月份数让其他学生判断是在大月还是小月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即时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达到全班参与、集体判断的效果。在课中穿插这样的练习适时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来源:Zxxk.Com新知过后,解开了学生课伊始所产生的“老师的同事这么大了为什么才过了10个生日”的疑问,不但达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而且检测了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程度。课的最后,设计让学生观察2012年12月的月历,自己制作2013年1月份的月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同时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所用教材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