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986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

2、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这表明西周初年( )A. 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 B. 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C. 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 D. 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2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A. 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B. 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C. 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D. 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3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

3、禅让制B. 九品中正制C. 世官制D. 科举制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5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4、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6行省是从中书省分出去的“治外”机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这说明行省( )A. 拥有处置地方事务的权力B. 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C. 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具有以小驭大的特权7“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8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

5、后,选官越来越注重品行;曹操“唯才是举”;北朝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个人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反映出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B. 以能力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C. 以考试作为主要的选拔形式D. 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官吏队伍9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下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10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

6、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 民主机构相互制约B. 公民集体广泛参政C. 决策程序力求完善D. 公民权利日渐扩大12有观点认为:战国李悝的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大致同时出现,但是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罗马法注重的是“可以做”的权力性规定。由此可知( )A罗马法注重诉讼陪审的形式B中国古

7、代法律讲求以礼入法C罗马法更加注重自然法精神D中国古代注重将道德法制化13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 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B. 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C. 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D. 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14从战国时期商鞅管制粮食贸易的“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反映了( )A. 国家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B. 官府放宽盐铁和粮食交易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战国与汉朝经济政策一致15从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

8、定位置,都城商业最繁荣。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变化说明( )A. 商业中心依赖政治中心B. 商业布局呈现扩展之势C. 商业发展受制封建政权D. 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趋势16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 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的抑商政策17以下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时期15世纪16世纪17世纪前半

9、期17世纪后半期18世纪前半期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前半期每公斤白银所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7511464431073178273715921230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 )A. 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B. 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C. “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D. 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18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 )A. 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B. 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C. 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D. 客观上鼓

10、励了私人铸钱19明末清初张履详补农书中记载一个他设计薄产十亩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20(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日本九州,以物易银。同时,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大量白银也经由马来西亚流向中国。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 政府推动白银货币化B. 自

11、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 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21民间机户明初即已存在,明中叶以后数量大增,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并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这说明( )A. 丝织业最先出现雇佣关系 B. 民营丝织业技术发生变革C. 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22(题文)读清代中期不同年份记载的垦荒耕地数额(单位:亩)表。对表中垦荒耕地数变化的原因,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A. 社会垦荒能力下降B. 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 重农政策有所改变D.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23明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

12、征地丁银。这些改革( )A. 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B. 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C. 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D. 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2417世纪,欧洲出现了合伙制的推广、特权公司、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上述现象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A. 价格革命的冲击B. 契约规则的确立C. 贸易中心的转移D. 贸易规模的扩大25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 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B. 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C. 对生铁的需求量

13、有较大的增加D. 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26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 )旧式商人朱其昂若由官设商局招徕(富商投资),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洋务官吏盛宣怀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泰西轮船、机器、火炮之精以此致强,以此致富,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A. 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B. 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C. 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D.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7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棉之始,农之事;棉之终,商之事:其中则工之事。”在实践中,大生纱厂通过为土布业提供优质机纱而获利丰厚。由此可见,

14、张謇的实业之路取得一定成效的原因是( )A. 重视农工商业的互动发展B. 以改造小农经济为着力点C. 采用新技术发展机器织布业D. 以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为目的28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 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 收回关税自主权C. 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D. 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29据统计,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产业近代化的进程。这一时期产业工人数量增多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D. 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30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创办者及身份企业名称1866年方举赞(铁匠作坊主)上海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华侨商人)继昌隆缫丝厂1878年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188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