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6967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后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是三年级第77-78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 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 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

2、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反思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及反馈情况,本节课基本上是遵照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其中有可取的一部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 做得较好之处 (一)目标定位明确 在研究这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

3、的重点是什么?是仅仅让学生知道公式后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巩固知识相应的知识点,还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显然对于学生来说如果直接告诉了他们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做起相应的习题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正确率应该也会很高。但是此刻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数学,是一个死的知识,同时也没了数学味。但是数学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他们去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获取新知,积累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后续的学习进行迁移

4、做好准备。对小学阶段来说无疑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方法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是我首先确定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在授课时我也一直在遵循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 在确定了主要教学目标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再加工,把整个教学环节分成四大部分:质疑导入、操作验证(自由摆和指定摆)、归纳推理、巩固练习。其中指定摆环节,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模型,从摆满到只摆好一行一列、到最后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这样带有层次的设计,不光有利于学生将长方形面积公式从具体摆中抽象

5、出来,而且也有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练习设计环节我也注重将学生的认识逐步提升,从基础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发展性练习,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同时注重周长与面积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地认识了面积和周长。 (三)重视合作、正确利用迁移,促进新知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我在这堂课中,运用了一次合作,一次迁移。在拼各种长方形来进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迁移主要用在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为新知的形成创立了条件。 二、不足之处

6、从教学中学生反应和练习效果来看,这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导入过于仓促,探究时目的性不够 本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探索面积计算过程,所以在探索前应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本节课在开头说出两个图形大小后就直接提出猜想,进入验证环节,显然过于仓促,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目的性不够,造成在拼摆长方形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顺利进行操作,也因此在这部分浪费了一些时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不强。反思后想如果让学生明确每行摆的个数、行数、共有面积单位个数与长和宽、面积的关系,我想这样也许效果会好一些。 (二)没能抓住随机生成 课堂上是师生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同时课堂上又是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本节课在预设时,用验证得到的长方形面积来推想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应该顺理成章地推理得到是边长边长。但是在实际教学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边长4时,我当时急于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没能提出“想一想,谁说得有道理呢?”这样学生在听到一种与自己相反的结论时他就接受了挑战,他的思维接受了碰撞,同时应该建议学生通过再次用小正方形摆一摆,让学生们用事实说明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应该是边长乘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