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6962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试 生生物物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 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 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 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下列关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B.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 75%的酒精洗去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浮色 C.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经改造后,可用于唾液淀粉酶的鉴定 D. 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3、。下列关于模型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 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B.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 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 D. 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 4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三个双层膜结构,和表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 B. 甲、乙、丙中都含有 DNA,其中丙的 DNA 存在于中 C. 甲和乙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D. 可以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丙 5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 在甲、

4、乙中不能控制物质出入 C. 结构上有些物质的合成需要 Mg 元素 D. 中除了含有相关生理活动需要的酶,还含有 DNA 6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 可能的结构是( ) A.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尾部相对 D.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7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 H2O 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 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

5、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8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概念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 草履虫摄取有机颗粒的方式是 B. 的含义是“是否消耗能量” C.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D. 的含义是“是否为逆浓度运输” 9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 于如下图所示状态,a、b 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 此时 ab,细胞渗透吸水 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此时 a60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

6、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 (2)请用 2 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法:_;_。 (3)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_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试 生生物物 答答案案 1D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A 项错误;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 胞没有核膜与染色体,但是它属于真核细胞,B 项错误;原核细胞有的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细 胞质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项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活细胞的细胞膜都具有选 择透过性,D 项正确。 【考点定位】多种多样的细胞 【名师点睛】原核细胞

7、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C 【解析】鉴定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后呈蓝色,需要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A 错误。在脂肪鉴定实验 中,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B 错误。斐林试剂中的 B 液稀释后可以变成双缩脲试剂 B,可以鉴定 蛋白质,C 正确。鉴定蛋白质,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加入 2-4 滴 CuSO4溶液,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 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

8、3)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后加 B 液,且 B 液不能过 量) 。 3C 【解析】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A 正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和 DNA 双螺 旋结构模型都属于物理模型,B 正确;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真实,C 错误;数学模型可 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D 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模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模型的概念,掌握模型的种类;识记生物模型的种类 及实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 化的概括性

9、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 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 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 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 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

10、 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 N 代以后的数量 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 =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4D 【解析】甲、乙、丙分别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只有细胞核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 小孔,A 项正确;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都含有 DNA,其中细胞核的 DNA 存在于染色体中, B 项正确;线粒体、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C 项正确;叶绿体不会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细胞核, D 项错误。 5B 【解析】据图分析,和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这些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 质和磷脂,A 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内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的功能,B

11、错误;图中表示叶绿 体的类囊体薄膜,其上的叶绿素合成需要 Mg 元素,C 正确;表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在线 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关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并且两基质 中均含有少量 DNA,D 正确。 6A 【解析】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小油滴由磷脂膜包被,存在于细胞质的水环境中,应由 单层磷脂分子构成,且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选 A。 7C 【解析】生物膜对 H2O 的通透性要远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 H2O 通过的物质,A 正确;生物膜对 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 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B 正 确;人

12、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说明离子通过人工膜时不需要载体协助,不属于协助扩散, C 错误;图中人工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不同,可见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 正确。 8B 【解析】大分子以胞吞、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抗体以胞吐方式出细胞,草履虫通过胞吞摄取有 机颗粒,A 项错误;跨膜运输根据是否耗能可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B 项正确;红细胞通过 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C 项错误;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可把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 散,D 项错误。 9D 【解析】图示的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也可能已经达到渗透平衡, 或是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若正处于

13、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则 ab,细胞 渗透吸水。综上分析,A、B、C 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失水。 【名师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图示细胞只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而错选 C。 10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应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膜结构,只有原核细胞除了细胞膜 外没有其它膜结构,故选 D,而其余都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等膜结构。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11A 【解析】试题分析:A、CO2通过 a 自由扩散进出细胞,A 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

14、即方式 b,B 错误; C、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也能影响分子运输速率,则会影响所有物质的跨膜运输,C 错误; D、方式 b 是协助扩散(顺浓度)或主动运输(逆浓度) ,D 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浓度差。如果细胞是死细胞,则细胞膜是全透性的, 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进行渗透吸水。K+和 NO 均是细胞主动运输的离子, 因此,将细胞放入 KNO3 溶液后,细胞可能先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主动运输和渗透吸水使质 壁分离后自动复原。选 B。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名师点睛】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 (2)测定细

15、胞液浓度范围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 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KNO3 和蔗糖溶液) 13A 【解析】试题解析: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液泡变大,所以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 A 正确;刚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时,胭脂红是大分子化合物,不能透过生物膜,细胞的液泡为无色, B 错误;若胭脂红溶液浓度过大,会造成细胞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 错误;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已失活,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C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属于因变量,A 错误;作物细胞液浓度是待测量,B 错误;利用质 壁分离的原理,可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方法是准备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溶液,用来检 测植物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在哪个浓度的溶液中基本不变(既不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也不出现膨 胀现象) ,则该浓度与细胞液浓度接近,所以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属于自变量,C 正确; 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属于无关变量,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