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738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西省河池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

2、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A大一统观念 B宗法观念C皇权至上观念 D中央集权观念3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

3、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治其罪。故事中赵宣为官所借用的途径是( )A. 九品中正制B. 孝廉C. 科举制D. 军功爵制4表1有学者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表1),并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战国时期各国平均每户约6人,各出士兵2人”的研究成果,推算出战国中期七国人口总数约1500万。该推算( )A. 数据来自史学名著,完全合理 B. 史料依据不够充分,有待商榷C. 因运用了统计方法,科学准确 D. 完整统计七国人数,可靠属实5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

4、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 B唐朝实行三省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D秦朝三公九卿制6唐中宗未经中书、门下省附印而私下封官,究竟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之官时称“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所看不起。材料表明( )A. 君主决策随意独断B. 时人有分权制衡的意识C. 中书门下监察独立D. 时人有一定的制度观念7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

5、之辱,前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 )A. 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B. 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C. 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D. 廷杖现象普遍,已成常态8(题文)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这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91832年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

6、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B. 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 英国资本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D.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10读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是下表英国议会改革的历史进程表( )时间结果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1918年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1928年21岁以上女子获得选举权1969年

7、18岁以上男女均获选举权A. 主要以和平的方式扩大民主B. 代议制民主呈现渐进性发展C. 选举权逐步转移到社会下层D. 男女选民获得同等政治权力11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 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 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2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

8、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A. 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B. 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C.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D. 当时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堕落为洋人朝廷13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就中国近况谈道:“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

9、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 )A. 希望推翻清政府,建立太平盛世B. 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C. 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D. 基本上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4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B. 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C. 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D. 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15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

10、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的科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加剧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工人运动的推动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6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

11、命的影响17“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 七七事变爆发后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181961年4月1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次日凌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武装的1500名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登陆古巴南部猪湾,企图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终被击溃,史称“猪

12、湾事件”。该事件爆发表明( )A.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B. 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C. 两极格局下的意识形态冲突D. 美苏争霸态势呈现苏攻美守19马文佩里主编的西方文明史中指出:“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他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感力。”对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历史渊源是阻碍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B. 摆脱美国控制的要求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C. 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使欧洲走向联合成为历史必

13、然D. 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201950年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这表明毛泽东( )A. 支持蒋介石当总统B. 称赞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C. 同意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D. 认为新中国的建设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21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

14、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毛泽东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 成为联合执政机构B. 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C. 职能已被人大取代D.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22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32017年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对一项旨在推翻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包括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在内的14个国家投赞成票,但是由于美国投票反对,草案未获通过。中国代表表示,安理会及国际社会应保持团结,维护中东地区和平。这说明( )A.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单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 欧盟成员国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 世界更多政治力量致力于推进多极化进程D. 冷战结束后区域性、小规模冲突持续不断二、新添加的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