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668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人教新课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让学生多读多悟,直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这首现代诗,通过秋天的声音这个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我们知道想象是需要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否则就无从下手。而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虽然使他们在阅读的方法和速度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再加上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对秋天的直观感受有局限!所以要课前多收集一些秋天的资料,或开展一定的活动等。1.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2.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仿写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秋天有关的声音很多,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课前学生注意搜集,有条件的做成录音带。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学习略读课文前,要注意阅读前面的那段话,明确学习本课的要求。初读诗歌,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二是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

3、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在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后,为了加深对诗歌的感受,还可以引导学生听秋声。利用录音带和相关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景物,使文中的秋天的声音和相应景物形象化。还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现秋天景物的美好,说出秋声特点。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读的时候还要能同时想象诗歌所写的画面,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如果有音乐做背景来读,效果会更好。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续写诗文。所以有感情地

4、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通过续写诗歌使学生得以语言实践。这首诗歌就是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写秋天的诗歌,举行赞美秋天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的学习得以拓展。【教师准备】与插图、课文内容有关的课件,音乐、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等。【学生准备】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1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来源:学科网2.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

5、好。【难点】仿写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方法一导语: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象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学生认真听并回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齐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设计意图利用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丰富想象。方法二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会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季节?(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是呀,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前面学了一系列秋天的文章,你觉得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学生回答可以是多方面

6、的,不需要统一答案。)的确,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把平时积累的语言文字学以致用。方法三导语: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主要从天气、树叶、水果、庄稼动物等方面说。)秋天到了,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可以说()秋天。(金色的、丰收的、收获的、凉爽的、硕果累累的、美好的、美丽的)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请齐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让学

7、生说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导入新课更自然、贴切,更有利于新课的学习。一、阅读提示,整体感知过渡:这位诗人写了秋天里许多美好的声音, 快打开书翻到第46页,先读一读这首诗前面的那段话,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学生读学习提示的那段话,交流。再分节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文中写了哪些秋的声音。(刷刷的落叶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声、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唱声。)设计意图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学习诗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课文的能力。二、品读想象, 感受诗情感悟秋叶道别的声音。来源:Z#xx#k.Com(1)读第一小节。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第一小节 。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

8、象”。可以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回答。设计意图多种朗读方式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想象力。读读这句话,想象它们道别时都说了什么。PPT出示: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来源:学科网学生想象,自由回答。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小节,然后由这位学生接着说黄叶的话。(2)轻声读第二小节。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在干什么?(蟋蟀振动翅膀,在和阳台告别。)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学生根据个人想象,自由回答。)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

9、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咱们就试着来读一读这两小节,要读出它们对秋天的留恋,喜爱之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3)朗读第三小节。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学生根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自由回答。)看画面,这是一个丰收的画面,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吧!(课件展示:秋天丰收画面。)学生比赛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秋天的意境

10、。让学生聆听到秋天美妙的声音,体会到诗歌遣词造句的韵味。三、启发想象,续写小诗1.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呢? 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自由说一说。)2.仿写小诗。听到这么多声音!模仿诗的1、2、3小节,也来编一首小诗吧!(根据学生仿写情况,集体交流。)PPT出示: 听听,秋的声音,燕子拍拍翅膀,“喳喳”,是和北方的老家道别的话语。听听,秋的声音,果树摇摇头,“啪啪”,是与果子告别的歌韵。设计意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抒

11、发胸中的诗情,同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四、品读体会,升华情感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2.再读全文,适当延伸。读读整首诗,想想平时你还读过哪些这类文章,找出来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回忆课文,加深课文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向课外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 赞美了秋天。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

12、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能发现的还很多,你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一、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掠过(ll)绽开(zhndin)暖和(nnnun)翅膀(chc)振动(zhnzhng)手臂(bib)二、我会填写合适的量词。一()大门一()秋风一()叮咛一()钥匙一()颜料一()邮票三、近义词巧替换。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2.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3.秋的声音,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参考答案】一、lzhnnunchzhnb二、扇阵句把盒枚三、1.叮嘱2.广阔3.裂开4.拂过

13、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1.我借助多媒体,从视觉渲染入手,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再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声音。让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用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教师如诗一般的导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与学生共同走进声音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我用音乐的美渲染诗歌的美,让学生充分享受着诗歌和音乐谐和的美。美丽的景物是静止的,但学生心中激起的想象是动听且丰富的。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秋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配乐范读中,我配上了轻音乐,清新的音乐正符合诗歌的朗读基调,带给学生欣欣向荣的秋天。音乐加深了对美好秋天的感受,学

14、生的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3.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想象创作,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张开翅膀尽情驰骋。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1.部分小节朗读教学过于“蜻蜓点水”,例如:在讲到黄叶的道别时,体会黄叶离别时的心情后没有指导学生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此时是否可以教师泛读,也许那样学生再读时会情深意切些。而不是以“舍不得的时候读得会慢一点”一句带过。2.在续写诗文时,有的学生写得很好,我没有及时给予表扬。由于我经验甚少,缺乏对课堂中生成的应变能力。我的教案好比是一个剧本,而我又不仅仅限于“导演”,不能完全按照我的预设进行。而这对于一个新手的我来说,在面对课堂中生成的知识时显得比较迟钝,一时间不知所措。例如当学生的回答和我设计的答案不一样时,我不知该说什么,那时的我果断地选择了继续讲我的,没有理会该生的那一份热情参与的激情。其实回想过来,我完全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我的课堂的,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更能体现以生为本,衔接过渡会更加自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慢慢学会课堂上适时地放手。1.作者简介毕国瑛,女,山东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留校任附小语文教师。1986年调上海少年报社童话报编辑部任编辑。当代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我们和青春对话。2.描写“秋天”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一年好景君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