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6645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等成为2017年的网络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A. 网络文化呈现出庸俗化的发展态势B.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C. 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D.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网络文化呈现出庸俗化的发展态势,A项不选;“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而成,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

2、多样化,也没有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2.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以上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 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 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答案】A【解析】“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

3、质载体,A项正确;“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观点错误,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人们怎样提高文化素养,C项不选;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并不是互不影响的,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文化的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

4、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答案】D【解析】题目中,该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均没有体现。4.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纷纷提出“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宣传口号。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A. 文化对城市发展起决定

5、作用B.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 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D. 人的文化素养要在环境中培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宣传口号。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C正确且适合题意;A说法错误,错在“决定”; B D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5.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

6、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A. B. C. D. 【答案】B【解析】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汽车文化有利于促进汽车社会的发展,所以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正确;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选;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6.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这是因为“正能量” 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具有聚集人心

7、、振奋精神的作用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正能量”属于健康、先进文化,我们之所以弘扬“正能量”,是因为先进文化具有的重大的积极作用,所以符合题意;“正能量”属于文化范畴,认为“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是错误的,应该是精神动力,所以观点错误;体现的是来源问题,不属于弘扬“正能量”的原因,所以排除。答案选择C。考点:文化的作用。7. 2017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

8、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目前的第52个世界遗产。我国重视鼓浪屿的申遗工作,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 是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该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同一性具有独特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不选;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该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故我国重视鼓浪屿的申遗工作,正确;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产并不是展现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

9、人类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8.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耳濡目染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随着乱丢垃圾这种氛围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的发生改变,反映了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潜移默化的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都体现了潜移默化的意思,故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9.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

10、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他也不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开,跟他哥哥一直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A.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B. 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C.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答案】C【解析】A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B选项错误,由于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其共性,故不同民族间文化也有其共性。D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当美国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们并不接受这个观点,并认为小孩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

11、开,跟他哥哥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C选项入选。10. 一些外国观众从韩国的电视剧中了解了普通韩国人的日常生活状况,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大众传媒 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 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证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外国观众通过韩国电视剧了解到韩国的文化,这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符合题意;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大众传媒不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所以正确,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无法保证文化传播的正确方向,所以

12、观点错误。答案选择A。考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1.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步入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A. 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C.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D【解析】题目中,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每年的春节,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传统文

13、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D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B选项“稳定不变”的表述错误。C选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这说明 传统习俗成为传统文化形式中“凝固的艺术” 重阳风俗具有民族特色,维系着国人的生活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文化内涵虽历经时代变迁但始终保持稳定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表述错误,被称之为传统文化形式中“凝固的艺术”是传统建筑。故排除。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根据题目“在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

14、,人们都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说明了传统的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重阳风俗具有民族特色,维系着国人的生活。故本题正确答案B。考点:传统习俗13. 鼓为我国传统打击乐器,古时被广泛运用于战场及各类节日庆典,以鼓舞士气、烘托气氛。以鼓作为设计元素,既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又给人以参赛运动员勇往直前、武搏盛会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之感。从文化创新角度,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 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并运用到现实的实践中B. 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C. 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D. 完全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15、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将古代战场上使用的“鼓”广泛的应用在各种表演活动之中,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时代内涵的表现,所以A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C选项;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所以D观点是错误的。答案选择A。考点:文化创新的途径。14. 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是教导儿童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A. 按照传统,承袭规范B.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C.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D. 立足经典,发展实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弟子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设问中考查如何正确对待弟子规,就是要求回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