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6635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 考试 语语 文文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 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 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人民的名义中戏骨级演员获得观众认可,无独有偶,老演员惠英红击败周冬雨,获得第 36 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从文章风格看, 庄子奇幻, 孟子雄辩, 荀子浑厚, 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广州地铁的乘客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行为,比如不少乘客习惯拥堵在站台的车厢出口处, 将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令下车的乘客举步维艰。 央视“国家宝

3、藏”栏目因为组织形式新颖,节目精彩纷呈,在同类栏目中独树一帜,引发收视热 潮。广大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喜欢。 A. B. C.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红海行动有着极高的上座率和极好的口碑,成为 2018 年春节档影片中的一匹黑马,凭借 34 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二高票房。 B.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记者和电影工作者,还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和 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 C.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英雄人物始终是我们的精 神坐标,谁又能否认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发扬英雄的精神呢? D. 人工智能正在深入我们社会

4、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在人工智能很多领域的源头创新上已经在 部分领域领跑,甚至和全世界并跑。 3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大张捧着字画对主任说:“拙荆在美术院工作,这是她的大作,请你笑纳。 ” B. 张小明在个人单曲发布会上说:“承蒙各位朋友的厚爱,这张唱片得以发行付梓,希望大家继 续支持!” C. 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D. 东吴孙权为扩充势力,为子求娶关羽之女,关羽断然拒绝“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炉烟袅孤

5、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曾经,香文化在我国古代十分盛行。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香文化伴随中国人特有的政治观、宗教观、文化观、生活观,融于 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已逐步由文化现象上升为文化观念。 从香文化历史发展轨迹看,原始的香文化是“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 烟霞” 。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中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 ,说的是 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用来供奉神明,亦可达到辟秽清洁的目的。我们无法证明史前先民 已开始用绿植熏香,但是我们有理由推断,史前先民已开始用绿植熏烟,抗击蚊虫和瘟疫的袭扰。 汉晋时期的香文化是“百姓敬

6、天地,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 。道家思想在汉 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第一次跃进性的发展出现在西汉时期。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起了主导作用, 王公贵族对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带动了对香的使用。但是,香之所以在后世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高度的艺术品质,则应归功于历代文人。从杨庭秀的焚香诗中可见文人对香的情意:平生饱食 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隋唐时期的香文化是“三教传天音,把香助冥想;帝王堂前燕,飞羽扬仙烟” 。在唐代,对香 品的用途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厅堂有堂炉、供炉焚香,卧室有卧炉、熏球焚

7、香,文房有文炉、琴 炉焚香,修炼有行炉、压经炉焚香可以说在唐代已经是专香专用了。正是由于唐代的发展,造 就了后来香文化的普及。 宋元明清时期的香文化是“千家香世界,万户尽烟中;天地人三界,无日不缭绕” 。宋代之后,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宋代之后,与“焚” 香不同, “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一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 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对宋以来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使在日常 生活中,香也不单单是芳香之物,而已成为怡情、审美、启迪性灵的

8、妙物。 近现代的香文化却是“硝烟乱眯眼,人家尽冷香;一阵香风过,宝鼎又腾烟” ,日渐式微。不 仅天然香料种类极少,而且谈及香,人们基本上只谈价格、产地、香味,还有人借燃香装点门面, 却将香具张冠李戴,种种常识性错误屡犯不止,香文化已成为几近遗失的艺术。错用香具、乱行香 礼、漠视香文化,甚至让香文化被商业化引入歧途,长此以往,香文化怎能不走进死胡同? (摘编自中国香文化)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于中同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是香文化由文化现象上升为文化观念的前提。 B. 许多上层统治者、部分学者及某些思想流派对香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不同的推动作用。 C. 在我国古代

9、,怡情、审美、启迪性灵是香文化最核心的功效,宋元时期尤为突出。 D. 宋代之后, “隔火熏香”的方法替代了“焚”香,组合香具逐渐流行起来。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论述原始的香文化时,先引述相关文献,再进行推断,构成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B. 文章第六段除引述相关文献外,还从用香人群、用香方式、香具等方面对宋元明清香文化加以 阐述。 C. 文章将近现代香文化和历史上香文化进行对比论述,有力揭示出近现代香文化“日渐式微”的 不良态势。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不同历史阶段香文化的特点,虽然涉及内容繁多,但论述脉络非常清 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10、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对香品的用途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实现了专香专用,促进了香文化在唐代的发展。 B. 历代很多文人赋予香丰富文化内涵与高度艺术品质,这表明文人对香文化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C. 人们只谈香的价格、产地和香味,加上商业化的侵袭,使得近现代香文化发展有误入歧途的风 险。 D. 香文化的兴衰是很复杂的问题,梳理香文化的发展轨迹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 言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 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

11、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 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 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 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 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

12、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 是青蛙 ,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 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 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 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

13、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 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 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 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 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 其

14、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 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 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 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 (高密普通话) 。我先 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 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

15、 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 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 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 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 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 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 快。但我知道,

16、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 猎枪。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 辉煌, “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 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 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 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 “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 D. 方快与“我” ,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 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8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9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 ,结尾却写“吟唱” ,作者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