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776465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藏戏》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藏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颇具特色。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2、式,六年级的孩子也具备了比较强的自学能力,本课的设计,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重在引导和点拨。运用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成“初读,知晓文章大概”、“细读,了解形成及特点”、“再读,赏析写作方法”三个学习板块。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

3、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课前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3分钟)1.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书课题。二、授课板块一:初读,知晓文章大概(7分钟)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作者介绍了藏戏的哪些知识。2.小组合作学习: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全班简单交流。

4、指名读词语: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板块二:细读,了解形成及特点(14分钟)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提示: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课文相关语句上作批注。2.引导学生交流,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藏戏形成:“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

5、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藏戏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抓住三个排比句品读)艺术魅力: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板块三:再读,赏析写作方法(12分钟)1.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可以是受到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2.分析本文与北京的春节表达上的异同点。3.交流: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

6、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三、结课(4分钟)1.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2.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板书设计藏戏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特点:没有固定舞台不受时间限制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