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6448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5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专题专题 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 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命题规律 备考建议 意识的能动 作用 3 年 20 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题干材料涉及安全生 产、在不同处境下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一些最新的科 研成果等社会生活热点,主要考查意识的本质及作用、意 识的特点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知识:一条基本线索 (世界是物质的物 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规律 是客观的按客观 规律办事);四大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 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实践和认

2、识的辩证关 系、 认识的反复性、 无 限性及上升性) 热点: 十八届五中全会 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供给侧改革、 科技领域 的新突破、 精准扶贫等 客观规律性 与意识的能 动作用 3 年 9 考,题干材料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 文明取得明显成效等事例,主要考查从实际出发、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客观规律与意识能动作用的关系等知识 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 3 年 25 考,非选择题出现 4 次。题干材料大多涉及最新科 技成就及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认识 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等知识 真理及其特 征 3 年 13 考,主要是选择题。多以漫画、诗词为背景材料, 考查真理的客观

3、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等知识 认识的反复 性、无限性 及上升性 3 年 21 考,主要是选择题。题干材料大多涉及社会观念的 转变、政府政策的调整,一般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的原因等角度进行考查 【考点突破】 一、哲学及其基本派别 1哲学的内涵 内涵 注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 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 2.几组概念的比较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

4、关系。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3)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4)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 客观

5、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 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 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 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3哲学的基本派别 根本观点 分类 评价 3 唯 物 主 义 物质是世界的 本原,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 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 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 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科学的唯物主义 唯 心 主 义 意识是本原,物 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 局限性: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 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 世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进步性:就唯心主义 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 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 4.真正哲学的作用 (1)从人类社会领域: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7、,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从个人成长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 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 (1)是什么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辩证关系 4 原理内容是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8、有能动作用。 有何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树立正确的思想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运动和规律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 有何方法论要求: 不要割裂二者的关系, 既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 也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 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有何方法论要求: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 在。 3规律

9、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 原理内容是什么: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 消灭。 有何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 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有何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 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践与

10、认识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5 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如何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问题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 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

11、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考题揭秘】 考点一 哲学及其派别 例 1(2016 年高考江苏卷)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 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 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B C D 【答案】B 考点二 辩证唯物论 例 2 (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 方的部署与动向, 根据敌我

12、双方力量的变化, 寻找敌方薄弱环节, 灵活调动军队, 四渡赤水, 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6 A. B. C. D. 【答案】B 【解析】毛泽东通过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的策略,说明要需要把握事物发 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符合题意;实践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故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 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13、,故说法错误。故选 B。 考点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例 3 (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1 卷 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 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 真理性 A B. C. D. 【答案】C 【直击高考】 1.(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3)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

14、去 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 “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 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 路问题的关键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 都源于实践 7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管仲之所以能够利用老马识途, 找到返回的道路, 是对老马的功能具有正确的认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符合题意;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 现,故说法错误;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识途是动物本能体现,故说

15、法错误。故选 C。 2.(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3 卷 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 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 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 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 内容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的变化 A. B. C. D. 【答案】C 3. (2016 年全国高考浙江卷 29) 2015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 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 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