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6448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1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这次练习共安排了五项训练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目标1.能够看懂祖国的地区图,背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歌。同时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2.读一读,理解句子的含义。3.学习写好钢笔字。来源:学+科+网Z+X+X+K4.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好习惯。5.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口述。6.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1.掌握各省简称。2.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学课时三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由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组成的。你都知道哪些省、市的名称?2.看来,

2、要想把这些名称都记住,还真的不容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有人编了一首儿歌,快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3.学生自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4.你能对照地图,把儿歌中介绍的这些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找出来吗?(老师给予帮助。)5.自己把这首儿歌背一背,看谁背得快。6.全班同学采用不同形式背诵,巩固理解。二理解书上句子的含义1.理解第1句。(1)自己读读这个句子,看谁能想办法把它通顺地读下来。(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看前面儿歌的注音。)(2)指名读句子,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戏。)(3)在这些戏中,你听过哪些?(4)老师播放一些地方

3、戏,请学生欣赏。(5)小结:虽然有些唱词我们听不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它们,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理解第2句。(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2)说说自己利用假期都去过哪些地方。(3)小结:港、澳、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终有一天,台湾也会回到祖国的怀抱。3.理解第3句。来源:Zxxk.Com(1)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长江流经了这么多省、直辖市、自治区。)(2)看中国地图,找到长江。(3)小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和黄河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三写好钢笔字1.谁来说说写钢笔字应该注意什么。(准备一支好用的钢笔,

4、灌好墨水,要有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看好再写,一次写对等。)2.观察田字格里的几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有“捺”这个笔画。)3.说一说怎样写好带“捺”的字。(注意观察“捺”的行笔方向,要写出捺角等。)4.先描写后练习。5.比一比谁写得好。互相交流经验,练习。照样子,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所填的字应组成我国省、直辖市的名称。重于泰(山)(东)山再起人才济(济)(南)征北战人山人(海)(南)辕北辙来源:Zxxk.Com五湖四(海)(口)是心非跃然纸(上)(海)阔天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人定胜(天)(津)津乐道掌上明(珠)(海)市蜃楼一积累成语1.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2.指导

5、:(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老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只要大体说说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老师给予讲解。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4.反馈:集体背,指名背。二积累古诗1.自己读读这首古诗,通过查资料,了解诗中词句的含义。2.同桌互相交流,看哪组同学能够互帮互助。3.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这首诗?4.老师给予恰当补充、帮助。5.诗的意思:天刚亮就到田里耕种,晚上回到家还要搓麻织衣,农家的男人女人都会各自持家。孩子们虽然还不懂耕田和织布,却也蹲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种瓜。1.分类积累成语是个好办法,读读下面的成语

6、,看看它们是按照什么分类的,并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1)一日三秋三言两语四通八达七零八落千娇百媚万紫千红九衢三市(2)胆小如鼠万马奔腾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兔死狐悲狼狈不堪飞蛾扑火(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按要求默写学过的古诗。(1)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思念家乡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口语交际1.审题。(1)谈话揭示话题:聊聊春节。(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3)老师指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分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

7、过得好吗?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过春节时的感受。(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3.练习。(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顺序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2)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3)同桌互说。(4)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说。4.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二学写毛笔字1.回忆写毛笔字应注意的事项。2.明确本次训练重点:横撇、撇点。3.仔细观察书上的例字:夕、女。说说在写这两个字的笔画时,应注意什么。4.自己试着用毛笔描一描例字。5.独立写几个带“横撇、撇点”的字,让大家给你评一评。学写毛笔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