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377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0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 -20182018 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试题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 13 小题。 透视“李约瑟难题” :呼唤创新文化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 瑟提出: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 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

2、科技和经济很 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 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 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 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17、18 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 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 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

3、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 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 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 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 来, 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 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 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美 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

4、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 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环境。 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 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 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 性。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 需要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 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科技中

5、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 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 B.元明以前, 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 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 C.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 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 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 解决“李约

6、瑟难题”指明了方向。 B.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 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 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 而导致“李约瑟难题”的生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繁荣、 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 取代了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 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 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C.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

7、动, 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 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 D.“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 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猛虎与蔷薇 余光中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1886)曾写过一行不 朽的警句: “Inmethetigersniffetherose ”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 “我心里 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 如果一行诗句可以代表一种诗派,我就愿举这行诗为象征诗派艺术的代表。 每次念及, 我不禁想起法国现代画家昂利 卢梭 (HenriRou

8、sseau, 18441910) 的杰作“沉睡的吉普赛人” 。假使卢梭当日所画的不是雄狮逼视着梦中的浪子, 而是猛虎在细嗅含苞的蔷薇,我相信,这幅画同样会成为杰作。借乎卢梭逝世, 而萨松尚未成名。 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 无法说清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 本质的调和。假使他把原诗写成了“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 ,那就会显得呆 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只有原诗才算恰到好处,因为猛虎象征 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 者的调和与统一。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

9、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 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 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金刚怒目, 菩萨低眉” , 所谓 “静如处女, 动如脱兔” , 所谓 “骏马秋风冀北, 杏花春雨江南” , 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 ,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 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 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 :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10、。东坡为之“绝倒” 。 他显然因此种阳刚和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 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 “大江东去” ? “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这些词句, 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 蝉嘶” ,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机高举。 ”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 , 谁能说它竟是阴柔?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 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词句。再 如浪漫诗人济慈和雪莱,无疑地都是阴柔的了。可是

11、清啭的夜莺也曾唱过: “或 是像精壮的科德慈, 怒着鹰眼, 凝视在太平洋上。 ” 就是在那阴柔到了极点的 “夜 莺曲”里,也还有这样的句子。 “同样的歌声时常迷住了神怪的长窗那 荒僻妖土的长窗俯临在惊险的海上。 ”至于那只云雀,他那“西风歌”里所 蕴藏的力量, 简直是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还有那一首十四行诗 “阿西曼地亚斯” (ozymandias)除了表现艺术不朽的思想不说,只其气象之伟大,魄力之雄浑, 已可匹敌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 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备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 有人的心原是 虎穴

12、,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 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 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梅 村 , 子 山 晚 作 悲 凉 , 萨 松 在 第 一 次 大 战 后 出 版 了 低 调 的 “ 心 旅 ” (TheHeartsJourney) 。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 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 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蔓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一镜 破不改光,兰死不

13、改香! ”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 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牙,才能做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 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 斯旦(Philistine) ;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 “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 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 ”华兹华斯诗: “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 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 ”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 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世纪人一样 的复杂,也

14、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一九五二年十月廿四日夜(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以萨松的一行英文诗引入文题, “勉强翻译成中文”的说法既显 现出不同语言间的语意表达的不完全对照, 又体现出作为翻译家的余光中的谦逊 和严谨。 B.本文围绕着“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诗,阐释人性两面的矛盾关系,旁征博 引论说每个人身上阳刚与阴柔的统一,最后说明人性两面的转化与作用。思路清 晰,首尾照应。 C.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广涉中外;比喻借代,形象含蓄;并列对举,对比鲜 明;整句与散句,交错变换;同时现代表达中穿插古文句式及用语:

15、多种表达技 巧灵活运用,使本篇文章成为艺术成就极高的抒情散文代表作。 D.本文借一句诗阐发具体而微妙的哲理, 将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道理阐释 得明白易懂, 而且启发读者将此哲理延展到文学、 艺术、 社会及人生等各个领域, 所以本文思想价值也极高,可谓“文质兼美” 。 5.为什么作者认为萨松原诗“细嗅”恰到好处,而若把原诗写成“我心里有猛虎 雄踞在花旁” ,就会显得死板?请简要分析。 (5 分) 6.请赏析“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8 月 8 日,九寨

16、沟地震发生 18 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 稿,写作用时 25 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 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虑到 25 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 会计、医师等高端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 20 年,全球 12%至 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 至 15 年之后,也许 50%的人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 “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 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 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 ”陶庆华说, “但也 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 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 (摘编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 ,2017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