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637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珠从哪里来 今天刚结束了一节水珠从哪里来一课。给我体会是演示实验比分组实验更好。应该这么说,今天教学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是比较好动,聪明、活跃的一个班级,如果纪律组织不好将是前功尽弃,想学的同学学不到知识,老师会利用一部分时间组织纪律。 课的引入是先复习前几节课的水变成冰、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概念,然后一个提问:“水蒸气能变成水吗?”学生根据他们的课外知识知道水蒸发到天空中会变成云,然后下雨落下了就变成了雨水,的确是这么一回事,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水蒸气到了天空后变成了云呢?这一点学生还不是非常明确,这时其中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是因为水

2、蒸气到了天空中遇到了冷空气变成了云。而云是水的形态里的哪一种呢?学生不知道,这时通过我的讲解学生知道了云、雾都属于液态的水。 接着我问:“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天空遇冷变成了云、变成雨水落下。那么你能让我们教室里的水蒸气变成水吗?”这个问题的出现引起学生的思考。 生:“可以把教室冰起来。” 生:“可以开冷空调。” 生:“可以拿一块冰来降温。” 生:“可以开电风扇来把教室变冷。” 以上学生的回答能让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已经比较严密了,他们知道水蒸气要遇冷之后才能变成水。这个其实就是本课的目标,利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提升,同时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目标和难点。 第二个环节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他们

3、的想法是不是可行,就是把冰放在玻璃杯里,看杯的外壁上会有什么出现。首先让学生知道杯的周围有没有水蒸气,凡是空气在哪里,水蒸气就在哪里。然后开始实验,这个实验是分组实验,而这个班的学生非常好动,还没等我分发材料,学生已经热开了锅,我发了几个组的材料,学生就开始除了观察外壁之外,还去玩弄冰块等等!哦,一发不可收拾了。稍等片刻学生有了新发现后,我赶忙把学生的材料收回来,这会儿才又重新回了学生认真思考听课的状态中来了。当时我想,如果换成是演示实验,老师操作,并且把作的实验分别传给学生看,对于这个顽皮班级来说或许会更好。当然,如果是纪律比较好的班级这个实验进行分组实验还是比较不错的了。 第三环节是让学生

4、举例生活中像水蒸气遇到冷之后会变成水的例子。 生:“打开冰箱冷冻柜时看到的白雾。” 生:“从冷冻柜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会有水珠出现。” 生:“夏天棒冰拿出时看到冰棍外面有水珠。” 生:“早晨起床看到窗户玻璃上有水珠。” 生:“下雨后有露珠。” 对于生:“下雨后有露珠。”这一点,我马上展开疑问,让学生来思考是不是这样的现象,然后再次追问:“秋天的早晨会看到有露水。”是不是水蒸气变成水的情况,没有学生能回答出,只有几个学生这样说:“那是因为早晨太冷的缘故。”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解释给学生听,原来那也属于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特别是白天和夜晚温差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这样的一节课,我看着它从静静的状态到喧闹的状态,再到静静的状态。由于学生的聪明才智这节课的目标是完成了,完成得比较出色。最后我感觉自己的心态是,这节课让我吓了一跳,差点要上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