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5638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四月份月考高一地理学科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 导致图中铁路线的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 避开河谷 B. 避开山脊C. 联系居民点 D. 避开断层2.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 C. D. 【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 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 结合图例及在图

2、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考点定位】影响铁路线的建设因素和居民点分布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回答下列各题。3.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A. 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 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 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 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4.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 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B. 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C. 使太阳活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 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地

3、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5.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 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 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 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答案】3. D 4. D 5. B【解析】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3.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CO2的浓度远大于其他气体,而在年增长率、生存期、温室效应强度等方面并不比其他温室气体强。D正确。4. CO2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D正确。5. A、C项不现实,D项植树造林可以吸收部分CO2,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B正确。2014年冬季,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

4、普降大到暴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地区也迎来罕见的洪水,而中国却长期不降雪出现暖冬。随着全球不断变暖,我们会在中纬度地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冷事件,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则会经历一些极端暖事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 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A. 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南移B. 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将北移C. 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D. 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7. 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A. 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森林砍伐C.

5、 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D. 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减少水库修建【答案】6. C 7. B【解析】6. 全球变暖导致纬度较高的地方热量条件有所改善,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向北移动;我国农牧业分布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我国蒸发加剧,降水减少,农牧交错带南移;全球气候变暖使微生物活动加剧,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全球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可能危机我国或世界的粮食安全。7. 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应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森林砍伐。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

6、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 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A. 华盛顿 B. 路易斯维尔C. 迈阿密 D. 洛杉矶9. 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A.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B. 冬季气温低C. 冬半年降水量较少 D. 冬半年日照时数少10. 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A. 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B

7、.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C. 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 D. 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8. C 9. C 10. B【解析】8. 上海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迈阿密,C对。华盛顿、路易斯维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A、B错。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D错。9. 西雅图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冬半年降水量较少,C对。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不是根本原因,关键是冬季降水少,A错。 冬季气候温暖,B错。冬半年日照时数多,D错。10. 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B对。增加数

8、量,引种不会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A错。引种不是粮食作用,不能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C错。外来物种不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点睛:上海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迈阿密。西雅图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较少。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安徽淮南作为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煤城”、中国首个亿吨级煤电基地,煤电等传统能源一直以来在该市经济结构中占绝对优势。目前,中美合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一期在淮南已经顺利投产。回答下列各题。11. 安徽省煤

9、炭资源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表明安徽省煤炭资源具有()A. 有限性 B. 地域性 C. 整体性 D. 多用性12. 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在淮南市投产,其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 改输煤为输电,减轻交通运输压力B.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C. 加速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D.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答案】11. B 12. D【解析】11. 安徽省煤炭资源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表明安徽省煤炭资源具有地域性,B对。资源不可再生,体现了有限性,A错。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体现了整体性,C错。多用性指的是用途广泛,D错。12. 高倍聚光光伏产业

10、化项目在淮南市投产,其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D对。与改输煤为输电无关,A错。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作用不大,B错。减缓煤炭资源的开发,减轻大气污染,C错。下面为“某河流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该河枯水期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4. 为了遏止图示水位变化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 下游疏浚河道 B. 中游加固堤防C. 上游退耕还林 D. 强化用水管理【答案】13. B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从“该河流域气候资料图”判断该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11、气温在0以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气温约30;降水集中在夏季,4月份降水最少,7月份降水最多,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受该河流域降水的影响,该河枯水期最低水位出现在降水最少的4月份,B项正确。14. 图示示意该河从1980年到2000年枯水期水位在降低,而洪水期水位有所上升,径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差增大。可以通过上游植树造林,增强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调节流量的季节变化,可以使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C项符合题意。考点:河流。一项数据显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92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0平方公里,而同期鄱阳湖的面积则不断地缩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导致

12、纳木错湖面积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 B. 人工清淤扩建C. 地壳下沉 D. 退耕还湖16. 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变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B. 过度引水灌溉,水污染严重C. 地壳抬升,湖盆面积缩小D. 泥沙大量淤积,围湖造田17. 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化幅度加大 注入长江水减少,洪涝灾害减轻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 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A. B. C. D. 【答案】15. A 16. D 17. D【解析】15. 导致纳木错湖面积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大,A对。与人工

13、清淤扩建无关,B错。青藏高原的地壳是抬升状况,C错。不存在退耕还湖现象,D错。16. 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淤积,围湖造田,D对。全球变暖,长江流域降水没有减少,A错。水污染严重,不表示水域面积减小,B错。不存在地壳抬升,湖盆面积缩小现象,C错。17. 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化幅度加大,对。调蓄长江径流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重,错。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不是对环境的影响,错。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对。D对,A、B、C错。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海岸延伸2100 k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 影响纳

14、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降水 C. 大气环流 D. 洋流19. 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A. 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 人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 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20. 下列关于奥兰治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汛期在当地夏季 B. 下游地区农业欠发达C. 雨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D. 自上游至下游水量渐多【答案】18. D 19. C 20. D【解析】18. 影响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D对。地形、降水、大气环流与沙漠形成有关,不是沙漠沿海岸向北延伸的

15、原因,A、B、C错。 19. 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C对。只有单一寒流影响,A错。沿岸很少河流流入,不是主要原因,B错。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是离岸风,不能带来大量鱼类饵料,D错。20. 奥兰治河位于南半球,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汛期在当地夏季,A正确。下游地区位于沙漠区,农业欠发达,B正确。热带草原区,雨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C正确。自上游至下游水量先增多,后减少,D错误。点睛:影响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自上游至下游水量先增多,后减少。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