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75591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0认识角|浙教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习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导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亲身实践、经历活动过程,初步认识角。【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小棒。【教学过程】一、导1.老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我们来玩一个猜图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做出是圆的猜测。学生猜测之后

3、,教师取出圆形。2.教师再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长方形,露出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猜测。学情预设:在学生作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猜测后,教师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圆形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探1.找角直观感知角。自主发现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帮老师找找上面物体的角在哪儿吗?课件出示几个物体,让生仔细观察,找它们上面有角吗?(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钟面上的角又藏哪儿啦?(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原来角就是这个样

4、子的。摸角并感知角。师: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问这上面有角吗?师: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指出其中的一个角并且摸一摸,(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师:在摸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角有个尖,很刺手。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师:把其中的一个角描在黑板上。师:请你仔细看老师描,从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下面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把这个“角”描下来了。师:现在这个角跑到哪里去了?生:黑板上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5、。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请找出角的共同之处。师:看看这上面这么多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板书)小结:所以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两边必须是直直的线。为了帮你们记住角的名称,老师编了个顺口溜课件出示,请你们读读。3. 辨角。师:现在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你能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三、点1.教师点拨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

6、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2.学生在学习单上画角,请同学上台画,请学生评评,师反馈学生改正。3.为了便于区别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师:请同学观察“角”的符号像什么?生1:它像一个小小的角。生2:它像我们美术课上

7、画的鼻子。生3:它像写4的第一笔。生4:它像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教师请同学观察并想象,帮助同学记忆“角”的符号。)师:注意“角”的符号下面的线是平平的。4.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四、练1.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2.用小棒做角师:记清楚了角的样子吗?如果请你用小棒摆一个角,你会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制作情况,等学生做好,要求都把做的“角”举起来,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3.玩一玩,(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师:师:你能把“角”变得大一些吗?学生听到老师的要求后,兴致很高,很多同学马上就把“角”变大了。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生1:我拿

8、着“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生2:我和他不同,我只动了“角”的一条边。师:你能把“角”变得小一些吗?学生操作后,请同学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生: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推,“角”就变小了。师:通过玩活动“角”,你有哪些发现?生1:我发现“角”有大有小。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教师利用电

9、脑演示,“角”的一条边慢慢展开使“角”变大,再逐步变小的过程,结合电脑演示。小结: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板书)4.比一比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吗?指名让学生说说怎么比?师小结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实物演示比较师生各自三角板其中的一个角的大小小结:通过比两个角。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教师利用电脑演示,请同学再次观察、体验“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观察我这儿的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认为哪个角大?学生讨论汇报五、结1.如果我是角。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学生介绍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六、拓把一张长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板书设计:认识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1边顶点边 记作:1读作:角1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