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5510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第卷(阅读题,共34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找回对汉字的热爱张颐武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厚。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

2、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

3、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求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

4、很容易学了便忘。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

5、、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选自新湘评论2013年第24期,有改动)1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作用的一项是(3分)()A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C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D汉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2下列做法不属于“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措施的一项是(3分)()A领悟汉字本身的意蕴,体会汉字的形之美、意之美和声韵美。B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

6、学习压力,呼吁学生少上网和少发微博。C掌握汉语、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D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推出汉字读写的电视节目。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B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象则更为普遍。C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这种便捷最终导致了人们忽视汉字本身的意蕴。D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二、文言文阅读(2

7、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

8、。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9、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

10、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C鲰生说我曰 鲰:浅陋D籍吏民,封府库 籍:户籍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为击破沛公军 耳得之而为声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D常以身翼蔽沛公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11、)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7下列对选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无伤告密是项羽和刘邦产生矛盾的导火索。项羽的谋士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刘邦有野心,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刘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B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却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第二天向项羽道歉。由此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C鸿门宴上气氛一开始就很紧张,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其对刘邦欲王关中还是很不满,他设宴招待刘邦也是想

12、做进一步打算。后范增命项庄舞剑,气氛则更为紧张。D选段在矛盾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具体表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其中集中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译文:_(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分)译文:_(二)文言文断句。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

13、/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第卷(表达题,共116分)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10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高渐离击筑,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3)_ _,桃李罗堂前。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王羲之兰亭集序)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每空1分,共

14、4分)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诗歌描绘了秋日_时分的边地境况,其中“吹角罢”“射雕还”分别从_角度和_角度描写了戍边军士的生活场景。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心灵踱步张秀亚又是阴天,浮云的帘帏还未曾拉开。火车行过那长遍茅草的山坡,渐渐地速度快了起来。她觉得那垂垂的草叶,好像她的思绪,如波,如带,纷披,凌乱。打开车窗,她又似呼吸到青麦般的沁人芳香。比那香味更浓的乡愁,似烟非烟,弥漫开来,沾濡上她的睫毛了。啊,在这阴沉沉的天气,无处不萋萋,在她这怀乡病的患者,也就无处不凄凄了。她眨了眨眼睛,车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