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厅文稿0317-2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75378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厅文稿0317-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科技厅文稿0317-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科技厅文稿0317-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科技厅文稿0317-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科技厅文稿0317-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厅文稿031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厅文稿0317-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科技发展总方针 合作创新 加强转化 重点突破 引领跨越 创新领先榜 国家科学大工程-大射电天文望远镜 水稻玉米新品种产量跃居全国前列 全国首个同时通过长江流域三大区域审定油菜品种 国内最大精密铸造定向结晶叶片生产线 国内最大反渗透膜研发生产基地 世界第一条10亿块年新型磷石膏砖生产线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铝材料界首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龙头骨干药企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 综 合 科 技 进 步 水 平 指 数 27.37 综 合 科 技 进 步 水 平 指 数 36.78 科 技 进 步 环 境 指 数 32.61 科 技 进 步 环 境 指 数

2、39.20 科 技 活 动 投 入 指 数 21.35 科 技 活 动 投 入 指 数 31.68 科 技 活 动 产 出 指 数 28.50 科 技 活 动 产 出 指 数 26.92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指 数 27.88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指 数 41.61 科 技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指 数 29.03 科 技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指 数 45.44 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 增幅% 综 合 指 标 18.16 综 合 指 标 19.00 4.63% 知

3、识 创 造 综 合 指 标 12.30 知 识 创 造 综 合 指 标 16.33 32.76% 知 识 获 取 综 合 指 标 12.64 知 识 获 取 综 合 指 标 13.39 5.93%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综 合 指 标 24.98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综 合 指 标 18.60 -25.54% 技 术 创 新 环 境 与 管 理 综 合 指 标 19.46 技 术 创 新 环 境 与 管 理 综 合 指 标 20.34 4.52% 创 新 的 经 济 效 益 综 合 指 标 16.54 创 新 的 经 济 效 益 综 合 指 标 24.02 45.22%

4、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20052010 一、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科技引领高新技术及产业加速发展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161.29 178.1 204.83 211.8 273.92 58.27 64.1 74.61 83.23 98.4 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全国的前列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通过采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制造业信息化 新工艺、新装备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5、 全员劳动生产率 2009 160077元/人 2005 89252元/人 增长79.35% 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2005 2.81吨标准煤/万元 2009 2.35吨标准煤/万元 降低19.57%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和行业布局集聚态势明显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和行业布局集聚态势明显 新材料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中药现代化产业快速发展 省级以上中药研发平台26家 24个产品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 在研中药新药120余个 32个获得临床批件 中药新药注册申报26个 获得中药新药证书18个 全省规模现代中药企业96

6、家 中药现代化产业快速发展 全省中药材 种植总面积 2005年 114.5万亩 2010年 188万亩 栽培品种110多个, 吴茱萸、金钗石斛、钩藤、半夏等 一批品种的育苗及种植技术取得了重点突破, 开始了规模化种植 钩藤半夏金钗石斛吴茱萸 太子参、头花蓼、天麻及淫羊藿通过国家GAP认证; 大方天麻、德江天麻、赤水金钗石斛、连环砂仁、安顺山药五个品种获得了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二)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效显著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248个 辐射面积达3370万亩 新增农产品117.69亿公斤 新增产值110亿元 新增纯收入21.48亿元 取得 长江流域12个省区 水稻 玉米

7、油菜 25% 70%80% 生态畜牧业森林覆盖率 蔬菜水果总产值 80% 60% 34.6% 40.52% 8.16亿元 2009年 15.58亿元 1.43亿元 2009年 2.36亿元 (三)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增强 在喀斯特生态建设及石漠化综合防治科技工作成效明显 探索建立了“花江石漠化、 清镇粮草畜、普定小流域、 黔南生态村”等石漠化综 合治理模式 “覆膜集水、润湿灌溉”等技术 为我省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的喀斯特 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指导、借鉴和技术 支撑。 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粉尘排放量 67.7% 2005年 71% 2009年 34

8、.1% 2005年 45.6% 2009年 2005年 19.12万吨 2009年 9.87万吨 科技保障人口健康成效明显 在新生儿出生缺陷综合干预、食品卫生、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等人口健康 与公共卫生领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推动了全省诊断、治疗、预防、保健 水平的提高。 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在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方面, 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部分技术已经达到我国领先水平。 在煤矿安全领域, 实现我省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初步解决了煤炭生 产安全中的关键问题。 食品安全检测方面, 打破传统的在食品流通领域中通过“检验”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方式。 基础设施建

9、设 公路、铁路、水利等施工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为加快我省的基础设施 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典型案例:“岩溶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在抵御自然灾害中发挥积极作用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毕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清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都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白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基本 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省级 科研机构 省级 重点实验室 省级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省级企业 技术中心 省级高新 技术产业 化示范基地 (园区) 省级农业 科技示范园 省级农业 科技示范园 省级生产 力促进中心 创新型 城市试点 科技企业 孵化器

10、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 地、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等为代表的 科技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构建 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框 架。 五大战略联盟形成并逐步扩大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贵阳军民结合(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物流中心自动化装备及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 全社会研发投入9.6% 试验与发展人员比重达70.0% 大中型企业科学家与 工程师的比重达50.34% 省级科

11、研院所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3个 获得国家行业资质15个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共享平台和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我省投入2000万元 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入网仪器475台(套) 服务用户达87万人 仪器开机率从入网前 不足50%提高到70% 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遵义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整合 组建 社会资本 中央财政资金 遵义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贵州星辉卓越创业投资公司 设立了1.6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 成立了注册

12、资金1亿元的贵阳市 中小企业担保股份公司 为企业提供各类投融资22.7亿元, 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金融支撑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贵阳 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遵义 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批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平台上升为国家级的平台 “十一五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期间,获得国家 部委检测资质部委检测资质1515个,完成了个,完成了 “十一五十一五”的发展目标。的发展目标。 1 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现共有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现共有2 2家)家) 立项建设及建成立项建设及建成2 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

13、心 3 3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现共有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现共有6 6家)家) 4 4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现共有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现共有5 5家)家) 7 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共有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共有1313家)家) 1 1家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共有家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共有2 2家)家) 3 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立项建设及建成立项建设及建成2 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集聚、培育了一批创新人才和团队 马克俭马克俭熊康宁熊康宁李桂莲李桂莲 “十一五十一五” 期间我省共期间我省共 牵头承担牵头承担 1.1

14、5万人 2009 4.02万人 20092005 3.13万人 2005 8900人 科技人力资源 研究开发人员 培育了15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助了3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科技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专利申请 12076件 专利授权量 6876件 年均增长23.72% 我省的科技 人员发表论 文58859篇 被三大科技文献 检索系统收录文 章共计6197篇 其中SCI收录 2411篇 EI收录2393篇 ISTP收录1393 篇 完成成果登记完成成果登记677677项项 签订技术合同 2288项 成交金额 4.92亿元 比“十五”增长了31.1% 比“十五”增长了35

15、.7% 年均增长14.01% 省最高科学技术 奖1项 省科学技术奖 411项 获得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10项( 其中参与5项) 三、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三、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一)科技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为加快贵州科技事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颁布,为加快贵州科技事业 发展和科技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发展和科技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省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 获得国家科技财政经费支持 年均增长20%以上 是“十五”的3倍 多 十一五十一五十五 十五 10.20亿元 十一五十一五十五 十五 8.2亿元 是“十五”

16、的4.8倍 73.74亿元 十一五十一五十五十五 增加89.08% 全社会R&D经费投入 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 20052005年年20092009年年 0.57% 0.68% (三)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将近将近2020个省级科技计划合并调整个省级科技计划合并调整科技计划的安排管理方向转变科技计划的安排管理方向转变 谋划 全局 突出 重点 加强 集成 配套 实施 相互 衔接 (四)科技合作力度不断加强 放大倍率放大倍率 为为2.62.6倍倍 省级财政科技资金省级财政科技资金 (五)全社会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 基本科技素质比例 1.5% “十一五”末 0.61% 2005年 四、四、“十一五十一五”科技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科技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把握趋势,理清思路;把握趋势,理清思路; 抓住机遇,融入主流;抓住机遇,融入主流; 明确目标,持续推进;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