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5246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莫崇芳 审题人:李自生(本试题卷共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另附加题2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多宏伟意象。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气势磅礴,雄奇壮伟。 李白拥有极广的胸襟和极高的视野,他蔑视权贵,睥睨一世,这体现在山水诗中,便形成了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他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意境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

2、大荒流。”高山随着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大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视野是何等的开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正是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 盛唐诗歌的神韵,被李白发挥得淋漓尽致。“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指出了豪迈、飘逸是李白的一大风格。其山水诗中也有体现:“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那样美的湖水,那样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

3、皎洁明净的心境。“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字字流淌出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早在青年时期,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希望登上政治舞台做一番惊天伟业,而后功成身退。他这种“功成身退”的生命理念,正是对盛唐时代精神的独特表达。他幻想“平交王侯”“一匡天下”,仰慕鲁仲连、郦食其、范蠡,希望在风云际会中能遏上明德圣主。在过于理想化的人生当中,现实生活当然不断遭受失败,但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

4、神风貌。“他是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李白热衷功名,但是他傲骨铮铮,蔑视权贵,狂放洒脱。他渴望摆脱束缚,融入自然,毕生追求不受约束的逍遥的境界。在山水诗中也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最直接的表白。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称赞他的傲岸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李白,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

5、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亦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把盛唐气象融合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运用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 (选自陈立群李白山水诗与盛唐气象,有删节)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恰好体现了盛唐气象。B. 李白山水诗的一大特征是多宏伟意象,如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体现了盛唐气象。C. 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体现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为意象宏伟和意境开阔两大特征。D. 李白山

6、水诗中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是与他拥有极广的气度和极高的视野有关,与蔑视权贵,睥睨一世的胸襟无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被李白用山水诗以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而流淌出来。B. 李白对盛唐时代精神的独特表达,是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而后功成身退的生命理念。C. 李白山水诗中,美的湖水,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皎洁明净的心境,凸显其意境开阔的风格。D. 李白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虽然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受失败,但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

7、昂扬的精神风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在李白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山水诗中直接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的一个例证。C. 李白的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的人格,既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又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D. 李白虽然傲骨铮铮,蔑视权贵,狂放洒脱,但是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他,让他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8、8题。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B.或棹孤舟 棹:用浆划C. 帝乡不可期 期:期望 D.聊乘化以归尽 聊:无聊 5.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农人告余以春及 以勇气闻于诸侯C. 泉涓涓而始流 吾尝终日而思 D.将有事于西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悦亲戚之情话A. 策扶老以流憩 B.屈贾谊于长沙C. 乐琴书以消忧 D.但以刘日薄西山7.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请息交以绝游”一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腐败政治的厌恶和鄙弃。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写出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C.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收束全文,表现作者真实而复杂的人生感慨。D.本段文字感情真挚,语言华丽多彩,音节铿锵,自然成韵,整齐中又见错落有致。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2分)译文:(2)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分)译文: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6分)(1) 同心而离居, 。 涉江采芙蓉(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短歌行(3) 寄蜉蝣于天地, 。 赤壁赋(4) 画图省识春风面, 。 咏怀古迹(其三)(5) 大弦嘈嘈如急雨, 。 琵琶行(6)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劝学10、阅

11、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每空2分,共4分)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1)首联除了扣题“春”字,还暗示作者居住之处 的特点。(2)颈联运用 、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狗不理 冯骥才(1)天津人讲吃讲玩不讲穿,把讲穿的事儿留给上海人。上海人重外表,天津人重实惠。人活世上,吃饱第一。天津人说,衣服穿给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上海人说,穿绫罗绸缎是自己美,吃山珍海味一样是向人显摆。(2)

12、天津人反问: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3)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点面一点糖一点肉吗?玩的三大样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一块泥一张纸一点颜色吗?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这儿讲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艺,不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了。(4)运河边上卖包子的狗子,是当年跟随他爹打武清来到天津的。他的大名高贵友,只有他爹知道;别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狗子。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个贱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为了

13、叫阎王爷听见不当个东西,看不上,想不到,领不走。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他爹的大名也没人知道,只知道姓高,人称他老高; 狗子人蔫不说话,可嘴上不说话的人,心里不见得没想法。(5)老高没能耐,他卖的包子不过一块面皮包一团馅,皮厚馅少,肉少菜多,这种包子专卖给在码头扛活儿的脚夫吃。干重活的人,有点肉就有吃头,皮厚了反倒能搪时候。反正有人吃就有钱赚,不管多少能养活一家人就给老天爷磕头了。(6)他家包子这点事,老高活着时老高说了算,老高死了后狗子说了算。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他就尝试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下边油汁的

14、妙处,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皮捏得紧,褶捏得多,一圈十八褶,看上去像朵花。一咬一兜油,一口一嘴鲜,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天天来吃包子的比看戏的人还多。(7)狗子再忙,也是全家忙,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儿答?这便招来闲话:“狗子行呀,不理人啦!”(8)别的包子铺干脆骂他“狗不理”,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9)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这一来,反倒有了名。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狗不理”。虽是骂名,也出了名。(10)天津卫是官商两界的天下。能不能出大名,还得看是否合官场和市场的口味。(11)先说市场,在市场出名,要看你有无卖点。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名没人稀罕,骂名人人好奇。“狗不理”是骂名,却好玩好笑好说好传好记,里边好像还有点故事,狗子再把包子做得好吃,“狗不理”这骂名反成了在市场扬名立万的大名了!(12)再说官场。三岔河口那边有两三个兵营,大兵们都喜欢吃狗不理的包子。这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