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774713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自学思考归纳 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 明治维新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方式: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 3、目的:富国强兵,使日本富强起来,成为亚洲 强国。 4、学习方向: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 5、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摆脱了沦为殖 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命运;保留有封建残余。 6、地位: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7、侵略: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走向对外侵略 扩张道路。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对内:实行封建专制。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 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 门户(佩里) 封建幕府统治阻碍了

2、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 伏见、鸟羽之役 目的 :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人物:时间 : 明治天皇 1868年 改革前: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至高 无上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殖产兴业;引 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 土地自由买卖;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 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 式。 军事: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皇军”) 13:47-22:56 主要内容 改革措施 积极作用: (1)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

3、资本 主义道路。 (2)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改革不彻底,保留不少封建残余,使 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 消极影响: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1、根本原因: 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 的侵略,导致矛盾激化 3、前提: ,取得政权 5、性质:是自上而下实行的 的改革 6、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 道路,但改革 不彻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很快走上了侵略 扩张的道路。 4、措施: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军事:实行“ ”建立常备军。称“ ”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提倡“ ”实行强制

4、性义务教育 幕府统治 西方列强 武装倒幕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征兵制 皇军 文明开化 资产阶级性质 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 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政 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 么想法? 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 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 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 进,与国际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