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2

上传人:lyj****12 文档编号:11774670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2. 真理是 A. 标志主观的范畴 B. 标志客观的范畴 C. 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 D.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3. 唯物史观讲的社会存在是指 A. 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总合 B. 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总合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合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4. 全部

2、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哲学 B. 道德 C. 艺术 D. 政治法律思想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主体是指 A. 有生命感觉能力的人 B. 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 C. 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D. 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6. 人口的最优化是指 A. 人的素质高 B. 人口越多越好 C. 人口越少越好 D. 人口同社会生产的发展保持最恰当的比例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7. 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源于 A.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精神条件 C. 盲目的自然力量 D. 人的自觉活动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8.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

3、飞跃是 A. 从实践到认识 B. 从认识到实践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现象认识到本质认识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9. “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 只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只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只能是可知论的观点 D. 既可能是唯物主义,又可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1.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4、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2.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3. 认识的辩证运动所遵循的路线是 A.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 实践、感觉、知觉、思维 D. 概念、判断、推理、实践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4. 科学证明

5、,人脑是( )。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 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5. 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 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 人们可以改变或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6. 劳动者是指 A. 所有的人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C.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 D.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并能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7. 人类社会历史首先是一部 A. 劳动的发展史 B. 政治斗争的发展史

6、C.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9.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觉、表象 C. 抽象性、间接性 D. 形象性、直接性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20. 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国体和政体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二、 多选

7、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1. 在下列说法和做法中,坚持和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观点的有 A.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 片面追求升学率 C.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D. 要振兴经济,必须发展教育 E.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满分:3 分正确答案:CDE2. 主张思维能够反映存在的哲学派别是 A. 所有的唯物主义派别 B. 所有的唯心主义派别 C. 有些唯物主义派别 D. 有些唯心主义派别 E. 只能是唯物主义派别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D3.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观点的有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 花自飘落水自流 D. 天下无心外之物 E.

8、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D4.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 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D5. 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 A. 学生上课学习 B. 运动员参加比赛 C. 农民灌溉土地 D. 警察追捕罪犯 E. 宇航员探索宇宙奥秘 满分:3 分正确答案:CDE6. 绝对真理的含义是指 A. 绝对正确的永恒真理 B. 人类知识所达到的终极真理 C. 尽善尽美的真理 D. 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9、这是无条件的 E. 人类的认识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接近的无条件性 满分:3 分正确答案:DE7. 下列事物中哪些是属于人化自然 A. 人们食用的粮食 B. 人造防护林 C. 原始森林 D. 海王星 E. 蔬菜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E8. 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E9.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 A. 磨擦生热,热胀冷

10、缩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DE10.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A.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它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C. 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D. 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E. 它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11. 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A. 主观性 B. 机械性 C. 形而上学性 D. 不彻底性 E. 直观性 满分:3 分正确答案:

11、BCD12.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 A. 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 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 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 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 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满分:3 分正确答案:CDE13.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 A. 任何一种联系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 条件不同,联系也不同 C. 条件是具体的,联系也是具体的 D. 条件是抽象的,联系也是抽象的 E. 条件是可变的,联系也要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E14. 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危害性在于 A. 会导致唯心主义 B. 会导致形而

12、上学 C. 会导致教条主义 D. 会导致经验主义 E. 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DE15. 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应把握 A. 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 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 前进性包含着曲折性 D. 曲折性体现着前进性 E.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永天终点,是无限发展的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2.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3.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5. 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