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74650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A夯实基础一遍过(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A 夯实基础一遍过夯实基础一遍过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常识填空。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2)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3)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5)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 (6)我国现存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1)春秋 (2)左传 (3)资治通鉴 (4)史记 (5)国语 (6)汉书 答案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喜悦 C.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本来 D.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关心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2.D 顾:回头。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也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召令徒属曰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3.A A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为“只,仅仅”。B项,白白地。C项,同类 或同一派别的人。D项,随从,部下。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

3、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C.拜送书于庭 D.召有司案图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4.B A项,孰,通“熟”,仔细。C项,庭,通“廷”。D项,案,通“按”,审察、察看。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中的“以”相同的一项 是 (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4、5.B B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译为“拿”“用”。A项,介词,译为“凭借”。C项, 连词,表目的,译为“来”。D项,介词,译为“因为”。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6.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不如因而厚遇之”中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蒙故业,因遗策 D.相如因持璧却立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6.D D项和例句中的“因”都是介词,可译为“趁机”。A项,介词,可译为“通过、经由 ”。B项,介词,可译为“依靠”。C项,动词,可译为“沿袭”。 答案 第11课 廉

5、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7.C “得罪”古今都是“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的意思。A项,古义:第二年。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B项,古义:两个词,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D项,古义:指妃 嫔。今义:美貌的女子。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6、 ( ) A.宁许以负秦曲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毕礼而归之 D.臣请完璧归赵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8.B 先:意动用法,以为先。A项,负:使担负,使承担。 C项,归:使回去。 D项,完:使完好无缺。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间至赵矣 A.大王必欲急臣 B.左右欲刃相如 C.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9.C “西”和“间”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形容词作动词,逼迫。B项,名词作动词, 杀。D项,形容词

7、作动词,尊重。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0.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拜送书于庭 D.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0.D 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C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客有吹洞箫者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1.C C

8、项是判断句,其余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其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卿”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B.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 “春秋五霸”。 C.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 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

9、练 12.D 句中的“御史”是战国时的史官。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两项是( ) A.“陕西小吃店”的老板李淑兰,意外发现了顾客遗失的名包,她用了20多天时间寻找失主,最终将贵重物品完璧 归赵。 B.面对单位“脏、散、乱”的现状,新任厂长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怒发冲冠,严肃批评了管理层的“不作为”。 C.王丞相和张驸马志趣相同,闲暇时间经常相约,切磋种花弄草之道,真是布衣之交。 D.当他意识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荒唐后,特意登门造访,负荆请罪。 E.法庭上,眼看案件即将尘埃落定,被告突然

10、反戈一击,提出原告的证据无效。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3.CE C项,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亦指显贵者与地位低的人的交往。对象错误,使用不当。E项,反戈 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使用不当。A项,完璧归赵:借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 还本人。使用恰当。B项,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使用恰当。D项, 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使用恰当。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4.2017河北保定期末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经过长达数年的筹备,

11、大鱼海棠终于上映了。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梁旋和张春把他们对人 生独特的思考也诉诸于作品。 B.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千百年来,与它相关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它的下落至今是个 谜。 C.提倡阅读的关键在于有适合阅读的书籍,尊重读者的客观诉求,鼓励读者的二次创造是非常重 要的。 D.台北故宫通过开展文创商品设计竞赛,广泛向社会征集创意作品,还给参赛者举办特展和美学 解析,方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藏文物的内涵。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4.B A项,重复赘余,可删去“诉诸”后的“于”。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是非常重要的” 。D项,成分残缺,可在“美学解析”后加“讲座”。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

12、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极度困厄时,人的压抑与苦闷无法申诉,往往就会“述往事,思来者”,用来寄托日渐渺茫的政治希望。 , , , , , 。此时,司马迁内心盈溢着看透自然、洞穿生死、直视生命的悲怆。 于是他隐忍以行,通过著书“立言”直面人生的苦难 但在史记未完成之前 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 司马迁深感他无权放弃生命 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 虽然遭受了“腐刑”的奇耻大辱 A. B. C. D.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5.D 对应前文中的“极

13、度困厄”,应为首句。中的“但”对应中的“虽然”,承接。 呈递进关系,先是外在的“人生的苦难”,次之是内在的“生命价值”,最后是“终极意义”。故正 确排序为。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6.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今君与廉颇同列, , , 。 , 况于将相乎? (2)今两虎共斗, 。 , 。 (3)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 !”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5)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 。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6.(1)廉君宣恶言 而君畏匿之 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 (2

14、)其势不俱生 吾所 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肉袒负荆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 此也 (4)徒慕君之高义也 (5)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 人在也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7.2017河南南阳一中高二(下)月考下面的文字是有关蔺相如的评论,其中的观点十分新颖,请 在文段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50字。 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上的表现,充其量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大臣的行为,在外交事务中 维护了本国的尊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方面当然是

15、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审时 度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赵国当时有廉颇这样杰出的将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 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与秦国一战。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17.【答案示例】 赵国如果真是不堪一击,那么莫说一个蔺相如,便是十个、百个蔺相 如,也早被秦王杀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 语境,根据“另一方面”“弱国无外交”等内容可概括出作者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 维护本国的尊严,关键是国家的实力,联系这一观点续写即可。 答案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遍过必修4语文RJ 第四单元 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 18.2017山西太原五中高(二)上月考某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 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并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就讲了这个故事。请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