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事故案例 图文综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774570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事故案例 图文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起重机事故案例 图文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起重机事故案例 图文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事故案例 图文综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案例教育培训课件之 *1 起重伤害事故 常见的起重伤害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 轨、倒塌、倾翻、折断、触电等。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有三个: 1、操作因素 2、设备因素 3、环境因素 Date2 起重伤害事故 目录 大风吹袭 门机出轨机毁坏(环境) 门机“带病”作业造成的死亡事故(设 备) 门机违章作业造成的死亡事故(操作) 大港三起死亡事故 就近发生的事故 总结 Date3 起重伤害事故 时间;1984年4月5日 地址:厦门港 单位:不知 事件:当日上午9时许,10T门机司机 末上紧夹轨器的情况下离机“方便”。此 时,狂风突起,以每秒46米的风速向门机 刮来,将偌

2、大的门机吹走20余米且车速逐 渐加快,压碎“铁鞋”,门架的两条支腿 由台车上坠落至地面,行走驱动机构被甩 出数米之远,其两条支腿及其运行机构亦 被扭转变形,部分走轮脱轨掉道,给国家 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大风吹袭 门机出轨机毁坏 Date4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教训 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缓冲器、锚定装置、夹轨器 或压轨器、手动胶锲或自动铁楔、防风拉索 )必须齐全; 门机司机离机,必须把起重机楔住或锚定住,不得存 在侥幸心理,以防被风吹走。 Date5 起重伤害事故 二、门座起重机“带病”作业 造成伤亡 时间;1987年3月20日16时25分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杨树浦路8号 单位:上海港汇山

3、装卸公司 事件:装卸三队305组工人在黄浦码头2号泊位使用401号门座 起重机往“装港机6号”船舱里进行吊装钢板作业。 提要:该门座起重机于本年1月6日至3月5日期间进行大修,将变幅系统中控 制变幅刹车油泵马达的中间继电器进行了更换,由于该中间继电器,其装配质量 未达到产品质量要求,使铁蕊触头支架在滑动槽内有时出现机械卡死现象。导致 起重机变幅系统刹车部分处于开启状态,致使起重臂会自动变幅前移。 Date6 起重伤害事故 401号门座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变幅系统却出现了故障,致使吊的钢板 刚进船舱尚未落下时,起重臂却出现突然后仰,导致钢板撞击船舱内的里档 舱壁上,司机周某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即推

4、变幅令操纵杆松起重臂,但起 重臂没有动作。 于是周将主令操纵杆复“0”位后就停机离开驾驶室到机房检查并叫修 理工前来修理。在修理工未到之前,周发现变幅系统的中间继电器没复位, 但用验电笔轻轻触动,就使其复了位。随后周回驾驶室再一次试车观察起重 臂变幅状况,结果起重臂又恢复了正常动作。 此时,修理工谈玉龙已到车上,周对谈讲了上述情况,并让谈再检查一 遍。经谈对照图纸检查后认定起重机一切正常,并观察周继续作业一段时间 后离去。接着,周操纵起重机继续作业,当将钢板吊入船舱内,在卸专用吊 具钳子时,钢板靠驾驶室的一头却又突然向外档滑动,结果因工人孟锦荣来 不及避让,下腹被钢板轨在舱内外档的舱壁上。经及

5、时送往海员医院抢救无 效死亡。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2.45万元。 Date7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教训 起重机不能带“病”作业,当起重机司机发现401门座起 重机变幅系统采用的J2722型中间继电器存在问题,致 使起重臂出现自动变幅移动后,就应立即停止使用,由于违 章带“病”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Date8 起重伤害事故 三、A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时间:1987年9月18日9时35分 地址:上海龙吴路2600号 单位: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航修站 事件:用门座起重机从码头岸边,将280公斤的“万能机”及其一箱 配件吊运到“风进轮”四仓右舷甲板上。使用的索具是三根钢丝绳吊索。 吊运方法是:将重量为280

6、公斤的“万能机”及一箱配件装在一辆三轮车 上,其吊绑连接固定。三根钢丝绳吊索,其中一端用卸扣拴挂在三轮车上 ,另一端挂入起重机吊钩上。当吊重吊至距地面12.5米高度时,吊重随钢 丝绳吊索产生转动,与船上搁在支架上的吊杆钢丝绳吊索相碰,结果使“ 万能机”从三轮车内翻出坠落。也就在这一瞬间,起重工胡国平从房间左 侧走廊走出,却被“万能机”击中头部左侧。其安全帽被击破长一百毫米 ,宽四十毫米的十字型口,其右头颅也被击出三十毫米长的裂伤。经抢救 无效死亡。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 Date9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违章作业。被吊物三轮车内放置的“万能机”未加任何捆 绑连接固定,系为吊重上的浮置

7、物,违反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中“被吊物体上不得有人或浮置物”的规定,导致 从三轮车内翻出坠落;在起重作业时,又未执行起重机械安全 规程中“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壁下不得有人”的 规定,造成受害者被坠落物击伤死亡。 Date10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吊装作业必须使用符合作业要求的吊装工具; 2、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在起吊前一 定要对吊装货物绑扎绑牢; 3、起重机下面作业人员应随时注意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区; 4、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一定要进行观察,选择安全站位 ; Date11 起重伤害事故 三、B吊耳(吊攀)断 载荷坠落造成伤亡 时

8、间:1993年12月16日9时58分 地点:上海市逸仙路2601号 单位:东海船舶修造厂 事件:建造一艘80客位交通艇。当起重机起重指挥挂钩工朱洪 昌受指派,指挥两台起重机合力起吊该艇604分段,同步由南至北 向80客位交通艇主船体吊移,行进了四十九米,在越过船台上一 艘正在建造的596千瓦拖轮时,一侧挂钢丝绳吊索的吊攀(吊耳) 却突然断裂,致使604分段倾斜坠落,砸在596千瓦拖轮上。将正 在作业的船体装配工虞晓当场砸伤死亡,另一名工人宋凌明被砸 成重伤造成多处骨折。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Date12 起重伤害事故 Date13 起重伤害事故 起重指挥人员违章指挥,起重司机违章操作。即

9、起重机在吊运 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吊物不准在人头上方通过的安全规定,没 有在吊运至拖轮上方之前,用连续鸣铃等方式将吊运作业区的人员 加以“疏散”。 调查后发现,吊耳是选用8.5毫米厚的钢板制作并装配的,末对 其进行拉力、剪力、焊缝强度等的科学计算和测试,就盲目使用。 另外,其吊耳制作粗糙,装配不良,有明显缺陷,同时检查也不给 力,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耳,未将其发现,加以更换。 吊耳断裂后经东海船厂设计工艺所对该吊耳实测数据计算,在 分段吊运中,该吊耳其危险截面所受的最大力大大超过了材料的强 度极限,因强度不够引起断裂。 受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起重机吊运时没有远离起重作业 危险区。 原因分

10、析 Date14 起重伤害事故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 2、起重机下面作业人员应随时注意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区, 不可心存侥幸心理。 3、自制吊具必须经过科学计算、相关测试,经鉴定后方可使 用。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Date15 起重伤害事故 三、C门座起重机起重臂折臂造成伤亡 时间:1993年3月17日14时 地址:浦东杨高路715号 单位:上海第三建筑发展总公司混凝土制品厂 事件:商品混凝土搅拌机,使用一台非标准10吨回转臂架型门 座起重机进行上料。该机起重机司机陆良福与学徒工唐石祥轮班 上机进行操作。当日下午一时半左右,陆爬上起重机平台,观察 徒弟唐石祥吊完二抓斗石子

11、后,叫徒弟下机休息,由自己进行操 作。 Date16 起重伤害事故 当陆进入驾驶室作开机作 业后,发现起重机有不明的异 常声音,此时已启动抓斗起升 开关,使抓斗处于上升状态, 且没有切断电源便走出驾驶室 步入左侧平台前端观察异常机 况。结果起重臂却突然发生减 幅并使其往后倾,直至扭曲产 生坠落,其坠落起重臂正砸在 起重司机陆良福的头部,当场 死亡。 Date17 起重伤害事故 在起重机起升机构运行出现故障时,起重机司机违反安全规定,在 未停机,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离开驾驶室进行观察查找原因,导致事 故发生。 设备存在缺陷,带“病“作业。 平时缺乏检查和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像钢丝绳出槽,端板磨成

12、深 沟早应发现并消除隐患。 原因分析 Date18 起重伤害事故 1、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油润滑、检查维修必须在 停机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2、加强设备维修与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无好。 3、各种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可靠,不能“带病”工作 ,更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Date19 起重伤害事故 四、A大港金属结构厂李死亡事故 事故发生地:铆焊车间外场地 Date20 起重伤害事故 事情经过 1996年3月8日上午铆工李被 安排配合切割钢板作业(7685260030毫 米),并负责用20吨龙门吊配合翻板,到十点 左右,李用专用卡具,卡到目测板中间位 置后,给出起吊信号,此时

13、钢板单边吊起到 与地面成80度角时,吊车司机被钢板挡住视 线,无法看见指挥信号,随停车打铃示意, 就在这时,吊钩卡具突然脱落,钢板迅速倒 下,李被钢板东南角砸在左后背,经抢 救无效死亡。 Date21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1、进行翻板作业时,没有按两点起吊的规程操作,操作时只 挂了一只吊钩卡具,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 2、挂吊钩卡具时,没有完全推到位,卡具操作全部推到位, 应为42mm,据现场钢板的吊钩挂痕分析,实际推入29mm(含坡口深 度),有效长度24mm。 3、操作时目测吊点偏离中线,钢板起吊时产生不平衡力矩, 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4、起重指挥时,指挥者所占位置不当,起吊未脱离

14、危险区, 导致钢板原地落下时,指挥者李*被砸。 5、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 Date22 起重伤害事故 三、B大港二分公司10.11轻伤事故 事故发生地:大张坨人工岛 Date23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11日8时许,某公司第三项目部铆工范配 合起重工进行安装分离器上面的平台作业,为了图方便,范站 在平台上挂好吊钩后,没有下到地面,而是随平台一起起吊,当 平台起吊至3米高时,因两个挂钩没有挂好,而突然脱钩,致使范 从平台上滑落到地面,右手着地,手腕严重受伤。 吊车 油水 分离 器 平台 事故经过模拟图 Date24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1、违章作业,在起重吊装作业时,不准人

15、随起吊物件同 时起吊。 2、操作人员无证操作,现场安全检查监督人员失职。 3、范本人安全意识差,违规作业。 4、现场安全人员监督不力,没有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5、安全教育不到位,现场施工指挥人员只重视生产而轻 视安全工作,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Date25 起重伤害事故 三、C大港桩基道桥分公司死亡事故 事故发生地:桩基道桥分公司 Date26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11日,道桥分公司中队长李分配林和陈吊运 废弃的基础墩(下部尺寸1500900700mm,上部尺寸900600700mm,重3t ),并交代了安全注意事项。林带陈在打桩区域将基础墩装在日野卡车 上,每车装3

16、个,卡车将基础墩送至大张坨储气库西侧的一个坑边,由林指挥 汽车吊司机马将基础墩卸到坑内,11:00左右,陈在车上负责将第十 二号墩挂好后开始起吊,林指挥吊车将基础墩吊至坑内。当时林的位置在 已卸下的坑内上端基础墩上,即处在安全区内,当基础墩移至离林近3米距离 时,林突然跳到另一个较低的基础墩之上,当吊起基础墩底部距离坡面有 300mm左右高度差时,由于基础墩自身的重量导致吊钩突然豁开启吊用的吊耳, 基础墩突然坠落,滚动并压在林身体腹部以下位置,马发现后立即和其 他同志将基础墩重新吊起,将林救出,经抢救无效死亡。 Date27 起重伤害事故 将人挤伤的基础墩 吊耳撕开 的部位 事故现场图 Date28 起重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未按照 要求在基础墩上加割二 个吊耳孔,致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