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745002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2018-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只是部分真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韩非C荀况D孔丘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2、。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3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乃使相土相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这反映了( )A董仲舒儒学影响深B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以久C古代政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 古代文化具有深厚的神学思想4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

3、制度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5韩非认为,君主用官爵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种观点可以佐证当时( )A奴隶主贵族利益得到维护B察举制的雏形开始出现C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潮D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6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

4、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7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8“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

5、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9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C黄老之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百家争呜局面的最终结束10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体现了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11“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

6、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在古玉新诠中的这段话表明( )A玉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B以玉入法反映治国方式成熟C玉的人格化折射丰富的人文精神D体现古代士大夫的政治智慧12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以德治国B统治合法C君权神授D阴阳五行13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某时期儒家学说的有这样一段描述:“它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最早造成上述影响的是()A董仲舒

7、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14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判,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除恶及故杀人越狱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A存在重罪轻罚倾向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1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就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这一理论( )A为君主天人感应提供理论保障B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的依据C阐述了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D糅

8、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主张16 成书于汉代的礼记,规定了大量系统性的礼仪:“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这反映了( )A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结果B汉代礼制的规范化与世俗化C皇室贵族受到礼法制度的制约D孔子倡导的周礼已不复存在17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灭山中之贼后,告谕百姓:嫁娶之家,丰俭称赀,不得计论聘财妆奁,不得大会宾客,酒食连朝街市村坊,不得迎神赛会,百千成群。凡此皆靡费无益。有不率教者,十家牌邻互相纠察;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此举根本目的()A严禁聚会,

9、避免盗贼再起B提倡节俭,形成淳朴民风C推行连坐,维护社会稳定D教化百姓,挽救封建危机18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 )A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B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19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曾勖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即使是青衣紫袍满地皆是,也不要俯身去拾,而要向颜渊学习,居陋巷钻研圣贤经传,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的对立凸显B朱熹旨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C理学思想出现反

10、功利、重实学倾向D理学注重社会教化,有利巩固统治20王阳明先生提出“四民异业同道”论时指出,舜帝在位时封的九个官职中,“首樱(农业)而次契(商业)。垂工益、虞(工业),先于夔、龙(教育)”。这一观点( )A顺应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潮流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C促进明朝革新官僚机构D充分肯定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21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其实质是:元朝()A利用儒学维护统治B全面推行汉化政策C对汉人的高度重视D否定宋代程朱理学22“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11、,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A知行合一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2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24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绘画相信有一个最佳视点,只是这视点不是焦点,而是天眼,即画家要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俯察游观自己所表现的对象。因此,中国画家少去写生,而是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样作画运思时,就处于一个

12、以大观小,一切了然的境地。”据此可知,影响古代绘画创作的思想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5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这表明北宋书院()A是由政府兴办的官方学校B学术研究氛围比较宽松C成为儒生躲避迫害的场所D受到中央集权政策的影响26横渠先生行状中记载张载的生活:“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

13、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材料表明张载()A重视立身处世的道德自励B重视教育、开门纳徒C主张穷理格物、明道德之善D积极从政、以道德化人27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28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这些说法()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

14、“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29梁启超研究清代三百年学术思潮概括为“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材料表明( )A清代学术缺乏明确的方向B对传统学术的反思有利于思想进步C清代学术思想由复古而停滞不前D清代崇古思想阻碍向近代社会的转型30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造成二者悲剧结局的共同原因是( )A两人阶级立场与统治者对立B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与压迫C两人的思想与社会正统对立D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