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744772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2017级高二年级上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

2、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 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

3、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

4、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

5、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 B.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 C.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D.“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

6、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 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D.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B.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

7、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 C.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转角照相馆 香港东瑞晨风刮着,落叶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这一区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唐楼。前面一条大马路,行人稀少,大半天不见一个人影。大约在中段,有一条横街,密集并排着一列都是五六层高的唐楼。唐楼窗外,架满横七竖八的晾衣长竹竿。横街偶然有一两只流浪狗走过,对空乱吠几声,

8、之后,就静得犹如死寂的墓地。 照相馆就在大马路和横街交界处的转弯。木门很残破,除了馆主上班。每天发出悉悉索索锁匙钻锁孔、然后“咿呀的一声的开门声,到了一天将尽再次重复之外,不再有任何其它声音了。 照相馆的丘老板今年已六十岁。老伴在十几年前离世时,他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加上生意清淡,本来就要把照相馆结束掉,但他舍不得。尽管已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他还是准时每天早上九点就到照相馆上班。储蓄的老本快要吃光了,一年前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唐楼上的居屋卖掉了。过几天就是交楼的日子。他就要搬到照相馆来住了。 新儿不久就要三十岁了,在厨艺学院学做厨师,还没毕业。丘老板想,这家照相馆留传给儿子不现实也不合适,何况

9、十几年前儿子就已多次激烈地劝老爸将它结束,他就是不肯。儿子的话如今还在耳际响着:爸,照相技术大革命,数码机越出越新。如今人人玩自拍,连做证件的相片、全家福的照片都是自己拍了谁还上我们照相馆照相!在事实面前,他无法和儿子辩论,是的,早就该结束了。只是四十年来的感情,这儿的每一件过时的工具,包括那些老爷摄影器材,什么蒙头摄影机啦,打光伞啦,老爷椅子啦都像有生命似的,令他不忍遗弃。 记得六十年代末期,他从父亲手中接棒时,父亲就跟他说起转角照相馆的“威水史”照相馆拍得最多的是全家福。但有一次,一位父亲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漂亮女孩来此拍合照,他将洗出的相片贴在橱窗里,大约一年后,一个电影公司的老板走过,看

10、中了女孩,联络上父亲,从此,女孩被发掘出来做明星还频频获奖,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新闻在报纸上刊登后,非常轰动,一时间,不知多少做明星梦的少女争先恐后到与“明星”有缘的转角照相馆拍照,并要求父亲相片洗好贴在橱窗内。那几年,照相馆的生意如日中天,不知有多少人跟风,也开起照相馆。“什么生意、行业都是有起有落的你要坚守着。”这是父亲的最后一句话。完全没想到从父亲那里接过手,竟也四十年过去了。他苦苦支撑到现在,已没有退路了,连住屋都卖掉来贴生活费了。儿子的学费他仍在负担呢。 看报纸看到一半,丘老板打起盹,想的竟都是这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 中午,他叫外卖,一盒饭不过二十元,他也分两餐吃,留一半给晚餐。他将

11、二十元纸钞交到送饭的小伙子手中时,还多给了一只二元硬币。小伙子将二元搁在台面上不取,反而问:“什么时候搬下来?要帮忙吗?”他答:“后天,家具基本上都不要了。一个小衣柜,较重,帮帮我。其它我一个人就行了。” 小伙子问:“阿新毕业了吗?听说在拍拖?”“再过一个月就毕业,打算一年后就结婚。”小伙子在破沙发上闲坐了一会,与丘老板相对无言,站起,向他告辞走了。 住处卖掉后,小新也跟着老爸,在照相馆打地铺。 父子俩夜夜沉默。父亲不能给儿子留下什么,心中有愧;儿子学艺未毕业,无法供养父亲,内心也感隐痛。他说:“儿子,我没什么给你做结婚贺礼,照相馆以后你把它卖掉吧。”小新心想:“这偏僻地方的唐楼能值多少钱,照

12、相馆又那么小。”但他没说出来。 一个午夜,丘老板睡不着,摇醒儿子:“帮爸爸拍一张半身照。”小新感到突然。数码机,一部两万多元的,他玩得出神入化,而五十年前的、仍要用黑布盖头的老爷机大家伙,他就不知所措了。老爸如此这般教他,新很快上手拍了一张。 照片中的丘老板,精神奕奕,露出丝丝忧郁中的淡淡微笑。这是丘老板一生中的第一张相片,也是他最后一张头像。因为一星期后他心脏病发,突然去世了。 注“威水史”:粤语“了不起”的意思。 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小说开头两段描写了秋风落叶萧瑟的景象和横街破败的容貌,不仅点明了季节、地点,营造了静寂荒凉的氛围,也暗示了照

13、相馆的命运。 B午夜无眠的丘老板摇醒儿子为自己照了人生中第一张相片,也是最后一张头像,这一举动蕴含了多少不舍眷恋与无奈,读来令人隐隐心酸。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外卖小伙 “将二元搁在台面上不取”,“反问要帮忙吗?”“沙发上闲坐,与丘老板相对无言”中可看出他的质朴与善良。 D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父子两代人就照相馆的去留所展开的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再现了社会变迁下照相馆的沧桑历史和身处其中的人物的心灵历程。 5.丘老板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6.如果给这篇小说续上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为什么?(6 分) 结尾一:丘老板死后半年,小新接到爱护文物事务署的电话

14、,约他商谈有关收购“转角照相馆的事宜。他们开价一千万,修葺后会向公众开放,他们认为像这样历史几乎将近一百年的古董照相馆,在现代都市里已很少了,观赏价值很高。 就这样,父亲对他的结婚贺礼,除了一个新楼的海景单位外,还有一场盛大体面的婚礼晚宴。新婚夜,他愧悔交织,流下了男儿泪。 结尾二:丘老板死后小新关闭了照相馆。又过了半年,照相馆所在的横街被一家地产商看上并出资拆迁收购。这一区住在五十年以上历史唐楼里的街坊们都欢欣于这一场机遇。小新也不例外。这一天,他拿着不菲的赔偿款最后一次来到照相馆。在用铁链锁住残破木门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新婚的住宅和盛大的婚宴,也仿佛看到了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和横街全新的明天。 新婚夜,他想起了父亲,决定用剩下的钱开一间数码商店。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19 分)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