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sh****15 文档编号:11774467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十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数学(文科)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则 ( )2、已知为虚数单位,满足,则复数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已知函数f(x)在x=x0处可导,若limx0f(x0+2x)-f(x0)x=1,则f(x0)=( A. 2 B. 1 C. 12 D. 04、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2=4,a4=2,则S5=()A. 0B. 10C. 15D. 305、设向量a=(m,0),b=(1,1),且|b|2=|a|2-|a-b|2,则m等于()A. 1B. 2C. 3D. 46、已知命题p:函数在

3、定义域上为减函数,命题q:在ABC中,若,则sinA12,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qB. (p)(q)C. p(q)D. pq7、已知奇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 8、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若经过F和P(0,4)两点的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9、若实数x,y满足|x-1|-ln1y=0,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1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三个向量m=(a,cosA2),n=(b,cosB2),p=(c,cosC2)共线,则ABC的形状为 A. 等边

4、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11、正四棱锥P-ABCD的侧棱长为5,底面ABCD边长为2,E为AD的中点,则BD与P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64 B. 13C. 34D.24 12、已知函数与的图像上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第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函数为偶函数,则14、设,则的最小值为 15、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6)=f(x).当x-3,3)时,,则 16、 已知定义在R上的单调递增奇函数,若当时,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

5、(12分)数列an满足a1=1,nan+1=(n+1)an+n(n+1),nN*(1)证明:数列ann是等差数列;(2)设bn=3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18、(12分)为了解少年儿童的肥胖是否与常喝碳酸饮料有关,现对3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平均每天喝500ml以上为常喝,体重超过50kg为肥胖:常喝不常喝合计肥胖2不肥胖18合计30已知在全部3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肥胖的学生的概率为415()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肥胖与常喝碳酸饮料有关?说明你的理由;()现从常喝碳酸饮料且肥胖的学生中(2名女生),抽取2人参加电视节目,则正好

6、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是多少P(K2k)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参考公式:K2=n(ad-bc)2(a+b)(c+d)(a+c)(b+d),其中n=a+b+c+d)19、(12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D=1,BD=210,CAD=4,tanADC=-2,求:(1)CD的长;(2)BCD的面积20、(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BC,PC的中点证明:AEPD;若PA=AB=2,求C到平面EAF的距离21、 (

7、12分)已知函数f(x)=ax3-32x2+1(xR),其中a0若a=1,求曲线y=f(x)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若在区间-12,12上,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积分.(本题10分)22、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在以原点O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1) 直接写出直线、曲线C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2) 设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的取值范围。23、 已知函数,不等式的解集为M.(1) 求M;(2) 记集合M的最大元素为m,若正数满足,求证:.数学(文科)参考答案1

8、、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CCBBCBBADA2、 填空题13、 1 14、 15、338 16、3、 解答题17、 证明:nan+1=(n+1)an+n(n+1),an+1n+1=ann+1,an+1n+1-ann=1,数列ann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解:由知,ann=1+(n-1)1=n,an=n2,bn=3nan=n3n,Sn=13+232+333+(n-1)3n-1+n3n,3Sn=132+233+334+(n-1)3n+n3n+1,-得-2Sn=3+32+33+3n-n3n+1=3-3n+11-3-n3n+1=1-2n23n+1-32,Sn=2

9、n-143n+1+3418、解:(I)设常喝碳酸饮料肥胖的学生有x人, x+230=415,x=6.(1分常喝不常喝合计肥胖628不胖41822合计102030(II)由已知数据可求得:K2=30(618-24)210208228.5227.879(6分因此有99.5%的把握认为肥胖与常喝碳酸饮料有关(III)设常喝碳酸饮料的肥胖者男生为A、B、C、D,女生为E、F,则任取两人有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种其中一男一女有AE,AF,BE,BF,CE,CF,DE,DF.共8种故抽出一男一女的概率是p=815(1219、解:(1

10、)tanADC=-2,sinADC=255,cosADC=-55sinACD=sin(CAD+ADC)=sinCADcosADC+cosCADsinADC=22(-55)+22255=1010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ADsinACD=CDsinCAD,即11010=CD22,解得CD=5(2)ADBC,sinBCD=sinADC=255,cosBCD=-cosADC=55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BD2=CD2+BC2-2BCCDcosBCD,即40=5+BC2-2BC,解得BC=7或BC=-5(舍SBCD=12BCCDsinBCD=1275255=720、证明: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可得AB

11、C为正三角形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PBECDFA又BCAD,因此AEAD.-因为PA平面ABCD,AE平面ABCD,所以PAAE而PA平面PAD,AD平面PAD且PAAD=A,所以AE平面PAD.又PD平面PAD,所以AEPD. 解:由条件可得AE=3,EF=2,AF=2所以AEF的面积为SAEF=1232-34=154设C到平面EAF的距离为d,则三棱锥F-AEC的体积V=13SAEC1=13SAEFd所以12131=154d,从而d=255即C到平面EAF的距离为25521、解:当a=1时,f(x)=x3-32x2+1,f(2)=3;f(x)=3x2-3x,f(2)=6所以曲线y=f(x)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为y-3=6(x-2), 即y=6x-9;)f(x)=3ax2-3x=3x(ax-1)令f(x)=0, 解得x=0或x=1a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1)若00,等价于f(-12)0f(12)0即5-a805+a80解不等式组得-5a5.因此02,则01a0等价于f(-12)0f(1a)0即5-a801-12a20.解不等式组得22a5或a-22因此2a5综合(1)和(2),可知a的取值范围为0a522、解、(1)23、 三式相加得,所以得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